近日,由浙江省交通集團投資建設的臨建高速再添新成績,全線地質最復雜、施工難度最大的隧道——石柱山隧道右洞順利貫通,為項目年底前實現(xiàn)全線隧道的貫通夯實了基礎。
據了解,截至日前,臨建高速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35.03億元,占批復概算206.48億元的65.39%。累計完成總體形象進度54.34%。
石柱山隧道位于杭州市桐廬縣瑤琳仙境景區(qū)附近,為雙向分離式隧道,左洞長273米,右洞長297米。隧道位于懸崖峭壁上,進出口地勢起伏大。受巖溶地質影響,隧道地質鉆孔遇溶洞率達100%。
“雖然隧道單幅不到300米,但卻經過了6處空腔溶洞,溶蝕溝槽約21處,最大溶洞直徑可以達到35米。溶洞里泥水居多,有的溶洞還與地表貫通,導致雨水會通過溶洞滲進隧道里。”據臨建指揮部工程處處長助理徐金華介紹,溶洞的存在影響了隧道圍巖應力分布的均勻,極有可能導致已完成的隧道支護結構發(fā)生開裂,甚至引發(fā)塌方,施工安全風險高、建設難度大。“基于不良地質和施工安全的角度考慮,石柱山隧道每次只能掘進0.5米。”臨建指揮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空腔溶洞是石柱山隧道最大的難題,為此,臨建高速采用管棚支護、注漿、回填、洞內護拱、基礎處理等措施處理。“有的空腔溶洞出現(xiàn)在隧道上方,就像一個脆弱的‘雞蛋殼’蓋在隧道拱頂處,我們要增加一個護拱,把它變成一個結實的‘保護罩’,保護隧道在溶洞空腔中的結構安全。”徐金華表示。最終在多重保障下,石柱山隧道順利貫通。
通訊員 武海龍 周華求 陳靜文 記者 陳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