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路橋資訊 > 正文
前海交通巨資打造“慢生活”
2015-09-23 
        南都訊記者陳熊海前海開發(fā)規(guī)模超過紐約曼哈頓一半以上,交通方面如何實現“慢生活”?昨日,前海舉行前海蛇口自貿新城建設開放日探討前海交通規(guī)劃,相關專家解讀前海交通開發(fā)模式,前海采用地下、地面、地上三層交通建設模式,實現人行、車行分離,地面則主要留給人與自行車,打造車讓人的慢行系統(tǒng)。

        開發(fā)規(guī)模超過紐約曼哈頓一半以上

        前海深港合作區(qū)土地面積14.92平方公里,規(guī)劃就業(yè)崗位65萬個、居住人口15萬人,總體開發(fā)規(guī)模和開發(fā)強度與倫敦CBD相當,超過紐約曼哈頓CBD開發(fā)量的一半以上。交通中心楊宇星副總工程師表示,前海的交通具備3大特點,一是作為樞紐,海、陸、空多模式接入,通過對外重大交通基建(沿江高速、港深快軌、穗莞深城際線),打造區(qū)域樞紐,提升前海戰(zhàn)略地位。

        據楊宇星介紹,前海規(guī)劃了5條城際軌道線路,分別是港深西部快軌、穗莞深城際、深惠城際、莞深城際以及遠期的深珠城際。前海管理局規(guī)劃建設處主任申麗霞表示,由于城際軌道線路要經過省里統(tǒng)籌,而香港的軌道交通線則涉及中央,所以很多還在進行前期研究。

        將建39處公交首末站

        楊宇星介紹,前海交通的第二個特點是高密度的公交都市與立體城市,依托軌道站點進行開發(fā),圍繞高密度的軌道系統(tǒng)構筑了一體化的常規(guī)公交系統(tǒng)。

        前海一共規(guī)劃了12條軌道線,目前已明確的軌道交通共9條線路,車站21座,站點周邊500m半徑覆蓋率超過85%,750m半徑覆蓋率超過95%,指標高于香港、新加坡。目前5號線南延、9號線西延已動工建設,地鐵11號線計劃2016年試運營。

        借鑒香港中環(huán)經驗,前海規(guī)劃了以乘降功能為主的公交首末站39處和泊車功能為主的立體公交綜合車場,實現“下樓乘車”。申麗霞介紹,前海的公交首末站占地面積大,進行了200億投資,不同項目的公交首末站不一樣,有在地下的,也有在地上的,200米范圍內就會有一個,公交首末站,并且實行一線一站一位,方便乘客找尋線路。

        地面地下空中三層系統(tǒng)分離人車

        前海交通的第三個特點則是,小尺度地塊,強調親水性、高品質、慢生活。小尺度地塊的平均尺度僅86m,充分利用濱海岸線,三條水廊道公園,一條環(huán)狀水廊道。

        前海將打造成軌道(公交)高分擔率(高峰小時85%以上),強調慢行,建立地下、地面、空中立體的慢行系統(tǒng)。除此之外,前海還將實現地面、地下交通的人車分離,申麗霞介紹,前海的交通中機動車主要靠地下路網承擔,而地面則主要留給人與自行車,構建慢行系統(tǒng),其中融入寧靜交通理念,地面上實現車讓人而不是人讓車。

        本文來源:南方都市報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熱線:010-64708566 法律顧問: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
ICP經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03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