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020(第九屆)國際橋梁與隧道技術大會在廣州召開。這是大會舉辦九年以來,第一次離開上海,來到粵港澳大灣區(qū)的廣州舉辦,也是我國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召開的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一場高層次的重要會議。為期3天的大會共邀請了十余位海內外院士、上百位重要專家出席,將聚焦深中通道、粵港澳大灣區(qū)跨珠江口通道、川藏鐵路、滬蘇通長江大橋、黃茅海大橋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建設,從規(guī)劃建設、運維養(yǎng)護及安全保障等角度進行深入探討。
本次大會共設置了1個主論壇和4個專題論壇,來自中國、美國、日本、奧地利、比利時、荷蘭、丹麥7個國家十余位海內外院士、上百位頂尖專家出席大會。大會共安排院士報告、主旨報告以及專題報告70余場,60多家企事業(yè)單位的橋隧領域新技術、新產品、新材料在會議期間同步展出。我國多所重點高校、行業(yè)學會以及各地設計、施工、管理等300多家企業(yè)代表參加了會議,線上線下會議規(guī)模達到1500人。
大會還安排了參觀考察活動。9月25日,參會代表將分別參觀深中通道項目智慧梁場和廣州地鐵部分在建項目。深中通道是連接廣東省深圳市、廣州南沙以及中山市的通道,是世界級超大的“橋、島、隧、水下互通”集群工程。廣州地鐵十一號線云臺花園站后礦山法暗挖隧道施工工法采用管幕支護法,雙側壁導坑法開挖。
大會主席杜彥良院士說,明年將是國際橋隧大會舉辦十周年,過去九年來,橋隧大會見證并推動了我國一系列重大橋隧工程的科技進步和發(fā)展,包括港珠澳大橋、汕頭海灣隧道、杭州灣大橋、滬通長江大橋等,還有在建的平潭鐵路大橋、深中通道、各城市地鐵工程等。“接下來我國還有一大批國家重大工程等待建設,比如川藏鐵路、渤海灣通道、瓊州海峽隧道、臺灣海峽隧道,以及面向未來的真空隧道、懸浮隧道等一系列代表技術前沿的工程技術前沿研究項目,在這些未來的重大工程建設過程中,我們還將面臨一系列挑戰(zhàn),橋隧大會組委會將在明年十周年之際,對過去若干年國家重大工程建設成果做系統性總結,并將深化研究橋隧工程還將面臨的一系列挑戰(zhàn)的解決方案。”(記者 譚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