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母親常跟我講蒲邊福成橋的故事。她娓娓道來,我興趣盎然,尤其是談到先輩阮世隆重修福成橋時,我油然生起一種好奇和尊重感。長大后,雖然多次途經(jīng)福成橋,享受它承載的恩惠,卻一直沒有用心地品讀它。
1962年,福州青年志愿隊隊長倪希鍇等隊員到連江蒲邊后,就住在橋東的舊厝,福成橋連接著他們與那些祖祖輩輩都與土地相依為命的人們。他們在那兒與社員過著同吃、同住、同勞動“三同”的日子,扎下了深深的根。
果戈理說:“建筑是世界的年鑒,當歌曲和傳說已經(jīng)緘默,它還依舊訴說。”橋梁是物化的記憶,是滄桑歷史和多樣文化的載體。都說吃苦耐勞是志愿隊員的本色,堅韌不拔是志愿隊員的性格,樂于奉獻是志愿隊員的品格。那么,無怨無悔的金色年華,有聲有色的探索磨礪,是福成橋見證著那段崢嶸歲月的深情。
由于年久失修,橋梁又沒有護欄,時常發(fā)生行人、牛羊等過橋因行走不慎而掉到橋下溪水里的事故,給當?shù)卮迕裆a(chǎn)生活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
今年春天,林兆樞同志指派當年的志愿隊員黃亮生、陳棟華兩次專程陪同省交通設計院專家前往蒲邊實地考察。回到福州后,林兆樞和倪希鍇等同志親自參加修橋鋪路方案的研究,確定籌資70萬元修繕福成橋。熱心公益的僑資企業(yè)家陳奮釵先生捐資50萬元。福成橋在現(xiàn)有橋梁兩旁增設護欄,延伸千米通村水泥硬化的“僑心路”,橋頭新建“僑心亭”的石碑中間題鐫“蒲邊是我們的第二故鄉(xiāng)”字樣,彰顯了福州市建設山區(qū)青年志愿隊“樸素、自覺、永續(xù)”之真情無限的內(nèi)涵。
世間萬物都有其“根”,如樹、如花、如草,人也一樣。每個人都有家,都有“根”,蒲邊志愿隊員永遠忘不了崢嶸歲月的“根”。蒲邊是志愿隊員的“第二故鄉(xiāng)”,橋東橋西的土樓木屋是他們的家,福成橋成為隊員早出晚歸生產(chǎn)、勞動、學習生活,密切聯(lián)系人民群眾必經(jīng)的“根”。福成橋,曾是當年有志青年的溫暖之途,因此他們在有生之年仍矢志不渝,“歸根”修橋。
蒲邊歲月,首在情字,人文關懷,唯業(yè)是舉。翻開五十年蒲邊的歷史,回眸五十年志愿隊員永續(xù)真情的中心議題,一個個關鍵詞、一項項實事好事、一組組亮眼數(shù)據(jù)……交織在一起,清晰勾畫出五十周年紀念修建福成橋最有意義的藍圖。重修福成橋,是回報社會的舉措,是一份溫暖人心的關注民生的答卷,也是蒲邊志愿隊反哺歸根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