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古城】緱東白嶠福應橋
2012-02-21 來源:中國橋梁網(wǎng)
寧波區(qū)域最南端的縣城寧??h,古稱“緱城”,《寧海地名志》稱,明初寧海大儒方孝孺稱為“緱城先生”,他死后寧海就稱為“緱城”。
古寧海最初建縣在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南宋名士儲國秀作《寧海賦》中,有“惟晉太康,吾邑始顯,截回浦而置郡,析章安而為縣,初宅白嶠……。”當時的縣治在白嶠,這里是東海三門灣伸入寧海內(nèi)陸的白嶠港的船埠,是源于天臺山的白溪入海口,淡水和海水交會之處。直到唐代永昌元年(689),寧??h縣治遷入廣度里(今寧海縣城),白嶠成為一處有近二千居民的古村,是寧??h城東過白嶠嶺下第一大村,福應橋成為寧海縣靖海門外東門大道的第一座嶺后古橋,舊寧海的行人客商從縣城翻越高100米的白嶠嶺古道之后,跨溪過橋就進入了白嶠村,繼續(xù)東行就可再40余公里到達象山縣境內(nèi)。如從白嶠再行走10多華里,從亭頭過渡可進入越溪,有古道通向三門縣縣城。
由此可見,緱東古道中的白嶠是寧??h通向東門外的水上和陸路主干道中的必經(jīng)之路,而從白嶠嶺和白嶠村北杜鵑山流來的溪水隨時會將道路阻斷。因此,白嶠村外白嶠嶺下自古就有便橋構(gòu)通,曾名“陳家橋”,有了橋,車馬轎子過橋越嶺十分方便。
如在明代弘治元年(1488)朝鮮弘文館校理崔溥與隨從42人,因在濟州島掃墓被風潮漂流至三門灣獲救上陸,于閏正月廿六日,一行在饑寒交迫中,“又行至白嶠嶺,有軍卒二十余人擔轎來迎臣等……。”這批九死一生中的朝鮮人終于在白嶠嶺下遇到最好的救助,八乘轎子抬到縣衙門用餐,然后又送到西店驛。這白嶠村后,白嶠嶺下顯然就是如今的福應橋邊。這座福應橋在清代嘉慶二十五年(1820)重建成亂石拱石拱橋,橋長12米,跨溪6米,寬3.1里拱,高3.5米,橋面緩緩拱起,錯縫平鋪的方塊石板與彈石古道相接,顯然是能通行車馬的當時稱為車馬道。
福應橋的二邊還設有各5塊欄板、6只石欄柱,刻有方型的復蓮,并有簡樸的抱鼓石。新中國成立后的1958年,寧海縣的東門通了汽車,在福應橋的上游新建了汽車橋,但一般的步行車馬和牲畜還是從福應橋上過。
到了2000年,寧海縣城東南線規(guī)劃一級沿海公路時,福應橋列為拆除之列。當?shù)卮迕衤?lián)名要求文物和交通部門對古橋進行保留。為此,寧??h文物部門與交通部門經(jīng)研究后,決定“線路內(nèi)移,予以避開。”為了這座并不起眼的福應橋,不惜多化費數(shù)百萬元,重新規(guī)劃,劈山開道,終了新的東門大道建成了,而福應橋也十分完好地保留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