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老橋之盧探花與書院橋
2012-02-09 來源:中國橋梁網
從我國唐代開科取士到清代末年的1300余年之間,我國有具體記載的狀元共有599名。寧波地域自宋代至明清有記錄的狀元有12位。然而有著千余年歷史的寧波寧??h在平均三年一次的開科取士中,既沒有出過第一名“狀元”,第二名“榜眼”,只出過唯一的第三名“探花”,這就是寧??h桑洲鎮(zhèn)田洋盧村的盧探花。
盧探花名原質,字希魯,他的故里四圍青山,一條源于天臺的清溪流經村前,注入旗門港三門灣。
據(jù)《寧海盧氏宗譜》記載,田洋盧盧氏祖上世居山東青州。南宋建炎三年(1129),盧詵隨高宗皇帝南渡至臨安。紹興八年(1133)盧詵登進士后官至兵部尚書,因金兵南下攜家眷至臺州寧海,這處與三門天臺接壤的山洼沃田中定居,名村“田洋盧”,其子孫遵祖訓勤耕苦讀,如今已是400余戶,1600人的大村。
元至正辛卯(1351),盧原質就出生在田洋盧村。盧探花之父名思誠,而其生母為明初大孺方孝孺的姑母,為教育子弟,其母特擇村東雞頭山鳳凰山腳下東門潭邊建盧氏文昌閣。元至正十年(1355)又擴建前后二楹盧氏書院,聘鄉(xiāng)間名儒為師。盧原質6歲時與比他大六年的方孝孺同在書院受學,苦讀三伏,勵志寒冬,達十二個春秋。從書院通向村中的二里村道中,與書院同時建造了一座跨溪越潭的石拱橋,這是盧原質和方孝孺等的一批幼少學子們必經的出入通道。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盧原質屢經縣試、府試和省試之后,以優(yōu)異成績考中進士,廷試時名列一甲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編修。這時方孝孺在病中,聞表兄高中,寫有《聞盧原質表兄廷試探花郎授編修而寄之》:“奉天殿上榜初開,共賀江南得秀才。好是青蘿居士說,近來文運屬天臺。”(當時此地屬天臺)
翌年二月早春時節(jié),盧探花衣錦榮歸,過書院橋進入他兒時曾經挑燈苦讀的書院,睹物思情,感慨萬千,他親身在橋畔栽下三棵苦櫧樹,據(jù)說隱含孟子“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苦其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籍以激勵自己,昭示后人。這三棵后人稱為探花櫧,隱喻一甲第三。如今繁蔭如蓋,遮天敝日,高15米,圍3.5米,依然挺立在書院橋旁。
明·洪武三年(1390)盧探花父親亡故,他回鄉(xiāng)守孝三年之中,又曾多次走過書院橋到文昌閣拜孔子吊先賢。
明·建文二年,盧探花升任太常寺少卿,正四品官,主管宗廟祭祀與禮樂,由于“重教化、愛黎民、不趨勢”,多有佳譽。
洪武末(1402)燕王朱棣奪皇權,方孝孺不肯為朱棣寫詔書而遭“滅十族”之禍,盧探花被株連而死,田洋盧村盧氏逃散,盧氏書院及老橋無人尋跡。
事隔180年之后的明萬歷十八年(1590),方氏靖難早已煙消云散,田洋盧村正在恢復生氣,寧??h知縣曹學程過書院橋,探訪已經敗落的盧探花讀書處,寫下的《吊盧翰林》詩中,有“不堪吊古尋遺跡,故里蕭蕭遍黍花”之句。曹知縣還寫了一塊《盧氏文昌閣記》,刻成石碑后嵌于門墻上,1953年有人還見過這塊原物,但如今又隔了50年之后,石碑已經改刻,門墻內的文昌閣也重建為一座小廟,原先的東門潭也 汙為農田,惟有參天的三棵“探花櫧”傲然于蘭天。古樸的書院橋在苦櫧和近數(shù)十年來補植的松柏簇擁之中顯得更加靜謐和肅穆。書院橋長10米,寬3.2米,高3.5米,跨溪5米,亂石起拱,橋面緩緩拱起鋪砌卵石,每一位尋訪盧探花歷史遺跡的來訪者,在這里都可感受到書院的書香、陣陣松柏和苦櫧的芳香,彌遠而悠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