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祖剛 周良)5月30日,隨著最后一片鋼箱梁焊接完成,由中交三航局承建的湖南湘潭楊梅洲大橋成功合龍,大橋主體工程全部完工。
5月30日,湖南湘潭楊梅洲大橋成功合龍。中交三航局供圖
楊梅洲大橋主橋全長1108米,設計時速60公里,為雙塔雙索面不對稱半漂浮體系混合梁斜拉橋。大橋“一跨過江”,主跨長達658米,鋼箱梁共53節(jié),每節(jié)寬51.85米,由168根斜拉索錨固,是湘江目前跨度最大、寬度最寬的橋梁。
中交三航局楊梅洲大橋項目現場負責人李穎樂介紹,楊梅洲大橋河西側索塔總高度181米,河東側索塔總高度181.68米,不對稱性體現在東西側邊跨主梁結構組合形式且長度不一致,對施工過程中索力的對稱性及合龍過程的變化規(guī)律把控要求高。
湖南湘潭楊梅洲大橋。中交三航局供圖
受晝夜溫差和日照角度影響,鋼箱梁及斜拉索容易受溫度影響產生形變,需在溫度恒定時段采集數據,并進行修正。為確保測量結果的準確性,該項目測量團隊常常凌晨5點便出現在觀測點上。他們輔以全站儀、水準儀進行數據比對,在每施工完成3片鋼箱梁后就會進行一次24小時監(jiān)測,確保鋼箱梁的線性控制及標高。
團隊還在主塔塔頂設置了固定預埋棱鏡,以便監(jiān)測主塔塔身的變形情況,同時通過橋梁施工數字化監(jiān)控系統、數字孿生建造技術虛擬建造,預測梁端安裝施工精度。在持之以恒的努力下,楊梅洲大橋實現毫米級高精度合龍。
楊梅洲大橋建成通車后,將打通湘潭市岳塘區(qū)與西二環(huán)的快速通道,完善“一環(huán)兩路,六縱六橫”城市路網,為湘江兩岸發(fā)展注入新的活力,為湘潭經濟高質量發(fā)展蓄勢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