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路橋資訊 > 正文
貴州第一、國內最深!武道高速子母巖隧道通風豎井貫通
2024-05-06 來源:多彩貴州網(wǎng) 

  (記者 程曦) 經(jīng)過長達一年的緊張施工,5月2日下午,由貴州交建集團所屬路橋集團承建的武道高速子母巖隧道通風豎井貫通。該豎井的貫通標志著公路隧道豎井施工領域取得新突破,創(chuàng)下國內公路隧道反井法施工最深豎井的新紀錄。

  子母巖特長隧道作為武道高速(重慶武隆至貴州道真高速公路)全線控制性工程,起于渝黔交界,為分離式特長隧道,全線長7407米,分為貴州段和重慶段,其中貴州段左線長5348米,右線長5393米,最大埋深約700米。

  根據(jù)隧道設計規(guī)范要求,長度超過5000m的特長隧道需設置通風斜井或豎井,以滿足運營期通風及消防排煙需要。

  施工前期,項目部多次組織技術人員勘察現(xiàn)場地形、地貌和地質情況,并組織全國、全省隧道工程有關領域知名專家為施工方案把脈會診。經(jīng)過前期測算發(fā)現(xiàn),如果采用通風斜井,棄渣量高達40萬方,且擬建斜井洞口地勢陡峭低矮,場站布置選址困難,需修建大量臨時便道進入。相反通風豎井開挖棄渣僅為2.15萬方,棄渣與主洞合并使用棄土場,且可以合理統(tǒng)籌利用地方道路及主線臨時設施,不用新增拌合站及棄土場。”貴州交建集團所屬路橋集團武道1標項目黨支部書記、項目經(jīng)理鄧發(fā)義告訴記者,在建設成本上,采用豎井通風方案建設工程造價也比斜井通風方案要節(jié)約5000萬元。

  考慮到豎井通風方案更為綠色、經(jīng)濟、環(huán)保、節(jié)能、高效,項目部決定采用全射流縱向通風和專用豎井排煙送風相結合的通風方案,以有效解決長隧道通風難題。

  據(jù)了解,子母巖隧道通風豎井井口位于黔北高原北部,為大婁山延伸段向四川盆地過渡的斜坡地帶,巖溶漏斗、落水洞、暗河等巖溶管道較發(fā)育,豎井施工需穿越3個斷層,2個向斜地質帶,地質條件復雜多變,施工難度極大。

  “不僅如此,子母巖隧道通風豎井深達到428米,相當于150層樓高,是貴州高速公路隧道設計的第一條豎井,也是目前國內公路隧道反井法施工最深豎井。”鄧發(fā)義說。

  要在如此復雜的地質條件下開鑿高深度豎井,武道1標項目團隊迎難而上,經(jīng)過方案比選論證,最終決定采用“反井法”施工。即先自上而下鉆進直徑270毫米的導向孔,待小導孔和下部隧洞貫通后,再由下向上擴孔反鉆,形成直徑1600毫米的豎井。

  “先導孔鉆孔的垂直度控制是確保反法法施工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先導孔鉆孔中,出現(xiàn)了巖溶、夾泥等不良地質,偏斜、卡鉆、塌孔等問題。在開挖掘進中還遇到了溶洞、井壁滲水。”面對施工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系列棘手問題,項目部堅持“安全第一、質量至上”的原則,積極研究處理方案,現(xiàn)場施工隊緊密合作,確保每一個施工環(huán)節(jié)都符合規(guī)范和標準,最終實現(xiàn)了定向先導孔貫通偏斜控制在2.1‰的高精度結果,井筒開挖安全、順利、高效貫通。

  高質量完成施工任務目標的同時,武道1標項目施工團隊還形成了一系列科研成果。截至目前,項目部已經(jīng)申報了公司內部課題2項,貴州省交通運輸廳課題1項,工法2項,撰寫學術論文5篇,專利2項。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圖片來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
?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熱線:010-64708566 法律顧問: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
ICP經(jīng)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03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