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路橋資訊 > 正文
雙塔跨江“牽手” 江蘇龍?zhí)堕L江大橋先導索“飛渡”過江
2023-03-02 來源:中國水運網 

  3月1日,在長江之畔,主跨1560米鋼箱梁懸索橋——江蘇龍?zhí)堕L江大橋兩座238米的主塔高高聳立,隔江相望。上午9時43分,一架六旋翼無人機緩緩從南塔騰空而起,牽引著一根長2300米、直徑2.5毫米的先導索飛渡長江,順利抵達北塔塔頂,全程歷時8分鐘,雙塔成功實現跨江“牽手”,標志著大橋上部結構貓道施工序幕正式拉開,為后續(xù)主纜及鋼箱梁架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龍?zhí)堕L江大橋位于長江南京段與鎮(zhèn)揚段分界處,起自儀征境內江北長江大堤,向南跨越長江,經南京龍?zhí)?,止于與338 省道交叉處,長約 5公里,按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速度100 公里/小時。主橋采用主跨1560米單跨吊鋼箱梁懸索橋,高238米的南北主塔均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北錨為圓形地連墻基礎,南錨為矩形沉井基礎,南北引橋采用鋼混組合梁結構。

  先導索過江是懸索橋施工的關鍵控制性節(jié)點,是上部結構施工“萬里長征”的第一步。龍?zhí)堕L江大橋所處位置水域開闊、航運繁忙,施工組織協(xié)調難度大、安全風險高。若采用傳統(tǒng)的船舶拽拉先導索過江方式,需要對航運水道封航4—5個小時,將對繁忙的航運造成影響。為此,龍?zhí)堕L江大橋建設指揮部會同海事部門、參建單位綜合現場施工環(huán)境條件,反復比較論證多個牽引方案,研究技術控制和水上交通安全管制措施后,最終確定采用安全高效、落點精準且對航運影響較小的無人機牽引過江方案,并配備伴飛無人機,同步對整個“飛渡”過程進行伴飛監(jiān)控,同時制定了備用無人機及應急托輪牽引過江應急預案。

  此次先導索過江,無人機從南塔起飛,牽引直徑2.5毫米迪尼瑪繩的先導索飛至北塔塔頂并錨固;隨后用“小繩拉大繩”方式,通過來回3次置換牽引索,利用 5t絞盤和10t卷揚機由細到粗依次轉換直徑4毫米、8毫米迪尼瑪繩過渡索,最后完成直徑16毫米鋼絲繩過渡索的架設。

  先導索順利過江后,大橋將陸續(xù)開展上部結構施工,計劃6月底完成貓道架設,8月底完成主纜架設,2024年1月完成鋼箱梁安裝,確保大橋2024年底安全優(yōu)質建成。

  龍?zhí)堕L江大橋是推動寧鎮(zhèn)揚一體化的重要交通設施。項目建設對策應長江經濟帶發(fā)展戰(zhàn)略,推動揚子江城市群、寧鎮(zhèn)揚一體化發(fā)展,提升南京首位度,加快構建綜合立體交通走廊,優(yōu)化過江通道布局,完善高速公路網絡等具有重要意義。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
?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熱線:010-64708566 法律顧問: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
ICP經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03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