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建始縣多措并舉實施“村村通客車”保障暢通“最后一公里”
2015-04-20
自今年以來,建始縣將“村村通客車”作為全縣十大民生工程之一,強化領導,多措并舉,保障這項惠及建始縣410個行政村和50余萬群眾的重大民生工程通達到“最后一公里”。并為實現年底全縣100%行政村通客車目標打下堅實基矗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建始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成立了“村村通客車”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村村通客車”工作的領導和協(xié)調,落實農村客運財政補貼與保障措施,建立縣級促進農村客運發(fā)展的專項資金,建立健全“村村通客車”管理、考核長效工作機制。領導小組建立聯(lián)席會議制度,定期研究“村村通客車”工作中的矛盾和問題,積極穩(wěn)妥推進該項工作。各鄉(xiāng)鎮(zhèn)和相關職能部門也各司其職、相互配合,吹響我縣“村村通客車”工作集結號。
二是開展調查摸底。交通運輸部門通過實地查勘、現場走訪等方式,完成了農村公路及農村客運市場情況調查摸底工作。我縣還有241個行政村未通客車。全縣已修建通村(村委會所在地)公路224條,總里程達1761.44公里,其中寬度4.5米及以上的公路69條,833.61公里;寬度4.5米以下的公路155條,927.83公里。而這些通村公路安保、路肩、警示標牌缺失,彎道需改造,錯車臺需增設,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不具備開通農村客運班線的條件。
三是加快設施建設。按照《建始縣“村村通客車”工作實施方案》,建始縣“村村通客車”工作已進入設施建設階段,全縣上下將多渠道籌集資金開展“村村通客車”工作??h財政整合涉農資金3000萬元夯實農村客運發(fā)展基礎,完善農村道路改造、安保設施、警示標識標牌、錯車臺等交通基礎設施,建立健全“村村通客車”資金收支明細資料檔案;縣交通運輸局負責爭取農村客運線路安保工程專項資金1000萬元;各聯(lián)系單位按照不低于1萬元的標準籌措“三萬”活動資金,所有參建單位籌資總額不低于120萬元,由縣財政統(tǒng)籌用于各鄉(xiāng)鎮(zhèn)錯車臺建設;各鄉(xiāng)鎮(zhèn)通過“一事一議”共籌集資金1000萬元,通過義務投工投勞、社會捐贈等方式共籌集資金1000萬元,用于農村客運道路改造。同時,按照“成熟一條開通一條”的原則,相關職能部門對擬開通的農村客運班線進行準入審批;各鄉(xiāng)鎮(zhèn)結合實際,就近就地培養(yǎng)轄區(qū)農村客運市場主體。
四是探索經營方式。為更好地惠及民生,使農村客運班線更便捷、更暢通,建始縣將有效整合和盤活利用客運企業(yè)存量運力,根據不同的地理條件和群眾出行需求,因地制宜,采取多種方式全面實現“村村通客車”目標:對出行需求旺盛、道路條件設施完備、運行距離適中的農村客運班線推行公交化經營;對客運市場穩(wěn)定、客流量較大的農村客運線路實行班車經營;對山大人息客流量小且存在區(qū)域和個性化出行需求的居民聚集地、行政村,開通9座以下微型客運或預約式定點、定時客運;對石門河、野三河、代陳溝等旅游景區(qū)附近客源單一的行政村,實行農村客運與旅游專線捆綁經營。
五是落實保障措施。建始縣在鼓勵客運企業(yè)實施“村村通客車”的同時,將落實公交化運行車輛燃油補貼政策、建立縣級農村客運扶持發(fā)展專項基金、實施縣級“村村通客車”以獎代補政策,以確保農村客運真正“開得通、留得妝。對客運企業(yè)、客運車輛完成農村公交改造的,報請縣人民政府同意按公交標準申領燃油補助;將農村客運納入縣級社會公益事業(yè),縣財政每年安排50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保障農村客運行業(yè)協(xié)調、可持續(xù)發(fā)展;制定農村客運經營性虧損補助、車輛檢測和保險補貼測算等“以獎代補”實施細則,有效減輕農村客運企業(yè)負擔。
“村村通客車”工作是一項綜合系統(tǒng)工程,涉及面廣,工作難度大,建始縣上下各級各部門將站在講政治、顧大局、惠民生的高度,站在鞏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高度,站在服務農村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高度,進一步增強使命感、責任感、緊迫感,全面動員、通力協(xié)作、全力以赴地開展工作,確保5月底實現95%的行政村通客車目標,年底實現全縣100%行政村通客車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