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清晨,我緩緩地走上
大橋,沒有人知道我想干什么。就在這時我突然聽見了伏爾塔瓦河的激流在撞擊
查理大橋的聲音……”
——斯美塔那
一座有故事的城市離不開一條河的淵源,有河的地方就一定會有美麗的橋。流淌著斯美塔那音符的伏爾塔瓦河,在克倫諾夫還是一條靜靜流淌的小溪,到了布拉格便成了一條波瀾壯闊、碧波粼粼的大河。
布拉格
18座各式各樣的
橋梁橫跨在河水之上,如虹如鏈,擁抱著滔滔北上的河水,將兩岸的哥特式、巴洛克式和文藝復(fù)興式的建筑連成一體,形成了一幅極其秀麗的城市風光畫面。其中,最負盛名的要數(shù)查理大橋了,它是布拉格人在伏爾塔瓦河上修建的第一座橋梁,距今已有650年歷史。
查理大橋東側(cè)的“老城橋樓”
老城樓上的圣像
但凡來過布拉格的人幾乎沒有不到查理大橋上走走的,而查理大橋也幾乎是布拉格的代名詞,這座東歐最老的石橋在伏爾塔瓦河上連接起布拉格最美的兩個街區(qū),許多從老城廣場出來的人,本想過橋到對岸的布拉格城堡,最后卻被這座橋留住了。
西側(cè)一高一矮的兩座門樓
查理大橋全長516米,寬9.5米,共有16座橋墩,橋面為磚石所砌,沒用一釘一木。初建于1357年,一直到15世紀才完成。有哪座城市能這樣奢侈,用將近200年的時間來建造一座橋,或許只有布拉格。橋的兩端聳立著哥特式門樓,東側(cè)一個為“老城橋樓”,西側(cè)有兩座大小不同的門樓。
橋的兩側(cè)石欄桿每隔20多米就相對立有雕像和群塑像,共30座,大多取材于圣經(jīng)和民間傳說。大橋落成后,一直被稱為布拉格橋或
石橋。1870年,官方將其正式命名為查理大橋,以表示對決定建橋的查理四世國王的尊敬和紀念。
耶穌受難像
雕塑
當年查理四世皇帝下令造橋時,橋上只有一座耶穌受難的雕像。后來天主教會覺得大橋上應(yīng)該有點什么來紀念教會的偉大,于是從十七世紀到十九世紀的兩百年里,陸陸續(xù)續(xù)豎起了其他29座巴洛克式雕像,因此贏得了“登峰造極的巴洛克雕塑露天博物館”的美名。由于大自然的侵蝕和戰(zhàn)爭的破壞,這些雕像的原件保存下來的已經(jīng)很少,大部分是復(fù)制品。
像所有歐洲大城市的標志景觀一樣,這里同樣逃不開傳說和神化。橋右側(cè)的第8尊雕像圣約翰·內(nèi)普慕克(Statue of St John Nepomuk),是查理橋的守護者,這位著名的紅衣大主教,因為拒絕向國王透露王后在懺悔時說出的秘密,被從查理大橋上扔進了波浪滔滔的伏爾塔瓦河,成為第一位為保護宗教里懺悔隱秘權(quán)的殉道者。后來他的弟子們從河里將他撈起時,發(fā)現(xiàn)圣約翰頭上出現(xiàn)五顆星星,之后被教廷封為“圣人”。
圣約翰·內(nèi)普慕克
圣約翰的腳下有兩塊銅浮雕,日夜都有成群的人簇擁在那里,據(jù)說只要用心撫摸,必定會在將來重回布拉格。當我看到那兩塊被人觸摸得锃亮的地方,也就明白了這些川流不息的人群擁有怎樣的期待。
從1974年開始,查理大橋便禁止車輛通行,石磚鋪砌的橋面全成了步行道。白天黑夜,橋上永遠都是人頭攢動,賣藝的音樂家、畫家、出售手工制品的工匠,以及像我這樣來自世界各地的游人。走在摩肩接踵的人群中,想拍一張大橋完整的照片都很難,更郁悶的是,大橋正在維修,封閉了一半的橋面,顯得更加擁擠。然而即使這樣,查理大橋依然是個令人流連忘返的地方。橋上畫家的彩筆行云流水,歌手孤獨婉轉(zhuǎn)的歌聲讓人感傷,薩克斯手的曲調(diào)時而低沉時而高昂,吉他手彈著消魂浪漫的旋律……
孤獨的提琴手
橋上的爵士樂隊
賣畫的小販
畫家與女孩
橋頭騎士扮演者
不知從何時起,查理大橋成了歐洲最適合情侶接吻的浪漫之橋。據(jù)說韓國出版的布拉格導(dǎo)游書上就提示大家,在這座橋上接吻的情侶會得到一生的祝福……此刻的我無法親自印證傳說的真確,卻看到很多幸福的表情。
或許只有真的到了查理大橋,才能感受到“情人橋”的意義。如果和情人一起,那就來橋上接吻吧,如果如我一樣形單影孤,那就在橋上欣賞接吻,盡情的拍照吧。
“情人橋”
查理大橋邊坐落著斯美塔那博物館,最值得一看的便是那份早已乏黃了的《我的祖國》原始曲譜。在曲譜的留白處,斯美塔那用斯拉夫文標注著查理大橋和伏爾塔瓦河的字樣,因為這是他生命的源泉。所以交響詩《我的祖國》也叫做《伏爾塔瓦河》。
美麗的伏爾塔瓦河
斯美塔那在他晚年的回憶錄中稱伏爾塔瓦河的激流聲是捷克人心靈的呼喚,而歷經(jīng)幾百年風雨血火的查理大橋,則是他心中的祖國。當《伏爾塔瓦河》的主旋律響起時,我終于體會到這位捷克作曲家凝聚在音符中對祖國所飽含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