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公路規(guī)劃設計院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喜剛
對于參加蘇通大橋設計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來說,這是一次難得的歷史機遇,是一次真正的人生挑戰(zhàn)。
蘇通大橋的建成,將成就四個“世界第一”。毋庸置疑,這是世界建橋史上的珠穆朗瑪峰,也是成就建橋人的榮耀之巔??梢谧類毫迎h(huán)境處建邁入橋梁強國的標志性工程,誰來領頭編織、設計這個夢想?作為交通部公路規(guī)劃設計院總工程師,張喜剛責無旁貸;作為規(guī)劃設計院的副院長,他更想知難而進。
張喜剛其人,早有耳聞,聽說火氣很大,在工程現場發(fā)起火來人人退避三舍;見了他真人,倒總是一幅笑瞇瞇的樣子,待人接物也很隨和。
為了完成好蘇通大橋的設計工作,張喜剛傾注了大量心血。4年多來,他親自帶領由多家設計單位組成的設計聯合體的40多名年輕的設計和審核人員,克服種種困難,節(jié)假日休息期間,常年遠離家庭和原工作單位,一直堅持在施工現場開展現場設計和施工配合。到今天,他不僅主持完成了一流的設計,還先后在千米級斜拉橋深水基礎、高塔、長跨長索結構和抗風、抗震、關鍵構造、設計方法及施工工藝等方面取得了30多項專題研究與科研成果。
談到中國的大橋建設,張喜剛說:“中國需要的不僅是總設計師,還需要有一大批在國際上有影響的各類橋梁專家,當前我們更需要有一大批技術人員能沉下心來做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