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者佩戴防毒面具進行隧道掘進(資料圖)??姵瑪z
中新網(wǎng)臨滄12月25日電(何思遠 周楊 周永勃)25日,經過1298個日夜的艱苦奮戰(zhàn),云南大(理)臨(滄)鐵路紅豆山隧道進口順利貫通,標志著中國在“有害氣體”隧道施工探索中取得了階段性勝利,也為紅豆山隧道整體貫通奠定基礎。
大臨鐵路紅豆山隧道位于云南省臨滄市鳳慶縣、云縣境內,全長10616米,毗鄰瀾滄江,群山環(huán)抱,材料運輸需盤山繞行,地理環(huán)境極為復雜,施工條件艱苦,施工難度極大,為全線重難點控制性工程。
紅豆山隧道2016年5月開工,2017年6月隧道內開始出現(xiàn)硫化氫、一氧化碳等8種有害氣體。經檢測,隧道有害氣體極高度危險區(qū)域達到5764米。此外,隧道內還遇到了近40℃的高溫區(qū)域,因此在施工過程中,工人們經常得頂著高溫佩戴防毒面罩進行施工。
由于沒有可以借鑒的經驗,施工單位聘請有相關經驗的專家和院校團隊,共同開展針對性研究,目前已經形成了一套針對多種有害氣體的控制標準和施工方法,順利解決了多種高濃度、有突出危險有害氣體隧道施工難題,形成4項施工工法,10項專利,為同類隧道施工確定了參考標準。
“此次紅豆山隧道進口至1號斜井順利貫通,是紅豆山隧道首個正洞作業(yè)面貫通,是在非煤系地層多種有害氣體隧道施工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將有效解決紅豆山隧道1號斜井運輸、排水及施工組織等諸多難題。”中鐵十局大臨鐵路項目一分部負責人趙勇說。
大臨鐵路北起昆楚大鐵路大理站,經大理州巍山縣,跨越瀾滄江進入臨滄市,線路全長202公里,為國鐵Ⅰ級單線電氣化鐵路,設計時速160公里。建成開通后,將有效改善滇中、滇西區(qū)域交通格局,起到助推中國與周邊國家基礎設施互聯(lián)互通的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