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2月15日電 (記者 馬海燕)中國交通運輸部黨組成員兼總規(guī)劃師、綜合規(guī)劃司司長王志清15日在北京表示,中國正在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目前初步考慮到2050年,形成橫貫東西、縱貫南北、陸海內外聯動,地面、地下、水上、空中統籌協同,銜接高效、優(yōu)勢互補、效率優(yōu)良的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
資料圖片:9月20日,世界首座主跨超千米公鐵兩用斜拉橋——滬通長江大橋全橋合龍。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第十屆中國交通高層論壇15日在北京交通大學舉行。王志清在論壇上說,今年4月交通運輸部全面啟動了《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guī)劃綱要(2021—2050年)》編制工作。這是中國首次編制30年的綜合交通體系規(guī)劃。
據介紹,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由集約高效的線網體系和樞紐體系構成,涵蓋鐵路、公路、水運、民航、管道等各種運輸方式的主要通道節(jié)點,是中國交通基礎設施最高層次的空間網絡。
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時間跨度30年。王志清表示,編制的時候抓住了三個核心,即城市群之間大通道建設,城市群內城市之間的內部交通,重要的機場、港口集疏運體系銜接。
“十四五”時期是交通運輸由基本適應向提質增效的轉換期。官方將研究提出一批重大工程項目、重大政策改革舉措。目前已經在河北雄安新區(qū)、遼寧、江蘇等13個地區(qū)開展第一批交通強國建設試點,下一步還將加大試點力度。
王志清說,重大工程是推進交通強國建設的重要抓手和標志性工程。目前,初步梳理了20多個重大的工程包。在國土空間連通方面,重點打通國土空間上存在的自然地理障礙,提高跨區(qū)域聯通的便利性。
此外,建設綜合立體交通網體系,還將探索多種運輸方式的有效銜接和智能高效的運行。在既有的交通運輸通道上,提高通行能力、通行效率,促進各種運輸方式的合理分工,進一步支撐經濟社會的發(fā)展。重點實現傳統運輸方式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提高交通運輸的安全水平和運行效率,降低物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