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路橋資訊 > 正文
京張鐵路:中國第一條自行設(shè)計建造和運營的鐵路
2017-10-26 
        (原標題:京張鐵路:中國第一條自行設(shè)計建造和運營的鐵路)

        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他主持建成的京張鐵路是中國第一條完全自己籌資勘測、設(shè)計施工的鐵路。

        京張鐵路八達嶺隧道竣工時,工程人員在八達嶺隧道前合影。

        在中國大地上,有一條鐵路,一頭連著歷史,一頭連著未來,這就是北京到張家口170多公里長的京張鐵路。老京張線,建成于1909年,是中國人在積貧積弱中奮起,自主勘測、設(shè)計、施工的第一條鐵路;新京張線,也就是京張高鐵,已于2016年3月29日正式開工,2019年,將實現(xiàn)全線通車。

        建于1905年的京張鐵路就是京包線的首段。在詹天佑的《<京張鐵路工程紀略>敘》一文中,這段中國歷史上第一條自行設(shè)計、建造和運營的鐵路“由豐臺之柳村,趨東而北,沿都城,越清河,抵南口,穿八達嶺,出岔道城,跨懷來、宣化,以達張家口,延袤三百六十余里”。

        1909年9月24日,老張家口火車站舉行了通車典禮。

        通觀京張鐵路全線路途,它起始于北京城,以最佳視線巡禮八達嶺山區(qū)的崇山峻嶺、古道雄關(guān),以一架鐵橋信步于高原平湖之上,經(jīng)一唱三嘆式的起伏跌宕,在塞外關(guān)隘安然駐步,堪稱是世界上最具審美價值的鐵路工程之一。京張鐵路不僅是第一條中國人自己修建的鐵路,而且在世界鐵路建設(shè)史上也占據(jù)了極其重要的位置。

        中國建鐵路之爭

        1874年,洋務(wù)派李鴻章向攝政王提出“鐵路、電線相為表里,無事時,運貨便商;有事時,調(diào)兵通信,功用最大”,他甚至更進一步,提出修津浦鐵路,但卻以“無人敢主持”為由婉言拒絕。

        1880年秋,李鴻章授意淮軍元老劉銘傳上奏《籌造鐵路以圖自強折》,中國能否建筑鐵路的問題第一次被大張旗鼓地擺在了晚清政府面前。隨后,李鴻章又上奏了《妥議鐵路事宜折》,文中稱:“我朝處四千年未有之奇局,自應(yīng)建數(shù)千年未有之奇業(yè)。若事事必拘守成法,恐日即于危弱而終無以自強。”并力奏朝廷說:“臣于鐵路一事,深知其利國利民,可大可久。假令朝廷決計創(chuàng)辦,天下之人見聞習熟,自不至更有疑慮?!?br />
        然而,這份慷慨激昂的奏折,并沒有獲得李鴻章預想的效果。保守派在朝堂之上,指責李鴻章、劉銘傳二人為“賣國賊”。李鴻章以及洋務(wù)派諸臣雖據(jù)理力爭,但清朝廷仍發(fā)上諭稱“疊據(jù)廷臣陳奏,僉以鐵路斷不宜開,不為無見。”

        彼時,李鴻章任開平礦務(wù)局辦已有兩年之久,開平煤礦“出煤極旺”。雖然此次朝堂之上的爭辯讓李鴻章無法大興土木修建鐵路,但他仍于1881年夏為了拓寬開平煤礦的運輸渠道而偷偷修建了唐(唐山開平煤礦)胥(胥各莊)鐵路。1881年底,這條約11公里的鐵路建成后,他才正式奏報清廷。并有意將其說成是“運輸煤炭的馬路”。

        然而,紙包不住火,清廷發(fā)現(xiàn)后,以“機車直駛,震動東陵,且噴出黑煙,有傷禾稼”為由禁止使用機車。最終,這條鐵路在建成之初就成了名副其實的“馬路”——幾匹驢馬沿著鐵路線艱難地拖動笨重的運煤車前行。

        袁世凱與京張鐵路

        1895年,中國在甲午海戰(zhàn)中敗于日本,簽訂了《馬關(guān)條約》。為了支付巨額賠款,清政府被迫出讓廠權(quán)、路權(quán)等向帝國列強借貸。從此,岌岌可危的清朝政權(quán)再也無力阻止鐵路這種“堆土、壘石、架木鐵蓋而已”的“笨重東西”在這片千年大地上出現(xiàn)。

        京張鐵路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興筑的。張家口自古為北京通往內(nèi)蒙古的必由之路,為兵家要塞,其軍事和經(jīng)濟價值不言而喻。

        當清廷要修京張鐵路的消息傳出后,英國和俄國全力爭搶筑路權(quán)。時任直隸總督的袁世凱利用英俄之間的利益矛盾,磋商再三,終于在1902年與英俄兩國達成了京張鐵路“完全不用國外資本和工程師,鐵路建成后不得作為外國抵押借據(jù)”的約定。

        隨后的三年時間,袁世凱與清廷交涉筑路決策,多方告貸籌措資金,排除洋人阻礙和干擾,其艱難可想而知。慈禧太后為修頤和園每年不惜數(shù)千萬金,卻不愿為修路出錢。

        1905年,為了避免再生事端,保住鐵路所有權(quán),袁世凱上奏朝廷稱,“京張鐵路關(guān)系緊要,亟宜及時開辦”。同年5月,京張鐵路總局和工程局成立,袁世凱委派陳昭常為總辦,詹天佑為會辦兼總工程師,開始籌備鐵路建路事宜。

        為示關(guān)懷,鐵路開工時,袁世凱派其幕僚鄭元直將一座鳥鳴鐘送給詹天佑。后又在《致詹天佑函》中說,“修筑京張鐵路,乃大長我國人志氣之舉”??梢哉f,詹天佑“中國用自己的資金,建筑自己的鐵路”的夢想,是在袁世凱的大力保薦和支持下才得以實現(xiàn)的。

        在錢鋼、胡勁草所著《大清留美幼童記》中,有專題一節(jié)“袁世凱重用留美幼童”,文中描述“一時間,一批學習鐵路、電報的留美幼童都成為袁世凱的骨干力量……烏云里忽然露出了陽光?!?br />
        1919年,京張鐵路青龍橋站建成了詹天佑的銅像,旁邊有孫中山的題字。而早在三年前去世的袁世凱,因為“竊國之罪”,他在京張鐵路上的貢獻被有意無意地忽略了。

        設(shè)計師詹天佑

        詹天佑(1861年—1919年),原籍安徽婺源,1861年4月26日生于廣東南??h。1872年,詹天佑報考我國首批幼童出洋預習班,同年赴美國留學。1878年考入耶魯大學工學院土木工程系,專習鐵路工程,1881年畢業(yè)獲學士學位,于同年回國。

        回國后,他曾在福州后學堂、廣東博學館(1886年改廣東水陸師學堂)任教。1888年應(yīng)聘擔任唐山至天津鐵路的筑路工程師,開始從事鐵路建設(shè),先后在關(guān)內(nèi)外、滬寧、川漢、粵漢、漢粵川等十余條鐵路上任職。1905年到1909年,他設(shè)計并主持修建了我國第一條工程險峻的干線鐵路——京張鐵路。

        京張鐵路路段高山峻嶺,層巒疊嶂,石峭彎多。修筑此工程甚為艱巨,尤其由南口到八達嶺,高低相距一百八十丈。中國要修筑這樣一條鐵路的消息傳出后,外國人諷刺說建造這條鐵路的中國工程師恐怕還未出世,但詹天佑勇敢地擔當起總工程師的艱巨任務(wù),他克服種種困難,出色地完成了這項任務(wù)。此工程施工時間比原定時間縮短了兩年,建造成本比預算減少了三十五萬兩白銀,可謂花錢少、質(zhì)量好、完工快,是中國人民和中國工程技術(shù)界的光榮。

        鐵路由豐臺車站起,由西直門經(jīng)沙河、南口、進入關(guān)溝居庸關(guān),到達青龍橋車站,以長度1092米的八達嶺隧道穿越八達嶺長城,再從桑干河支流的洋河谷地行進至雞鳴驛、宣化,最后抵達張家口。全長201.2千米。

        詹天佑建路艱辛,后人出于對詹天佑的敬仰之情不免有時言過其實。直到今天的小學課本上,《詹天佑》一文仍寫為:“詹天佑順著山勢,設(shè)計一種人字形鐵路。”

        但事實是,詹天佑是將“人”字形鐵路“引進”而非“設(shè)計”人?!叭恕弊中温肪€本是南美洲國家在山區(qū)修森林鐵路或礦山鐵路所采用的路線,美國最先將這種路線應(yīng)用于干線鐵路。

        詹天佑自己對于“人”字路線的選定曾有過說明,他說:“人”字形路線總不如螺形環(huán)山路線優(yōu)越,除非萬不得已,不要采用京張鐵路關(guān)溝段那樣的路線?!叭恕弊中尉€路之所以被采用,是在當時修路費用以及工期等條件限制下所采用的理想方案,而非到處可用之技術(shù)創(chuàng)造。

        1919年1月,詹天佑作為中國政府代表參加國際聯(lián)合監(jiān)管遠東鐵路會議,全力維護中國主權(quán),挫敗了美、日企圖攫取中東路北段的陰謀。由于勞累過度,導致腹疾復發(fā),回到中國漢口后終因久醫(yī)不治,不幸逝世,享年59歲。

        詹天佑是我國最早的杰出的鐵路工程專家,為中國鐵路建設(shè)事業(yè)作出了卓越貢獻。

        1905年動工建設(shè),1909年建成通車的京張鐵路,終于在2016年11月完成歷史使命,正式關(guān)停。取而代之的,是京張高鐵。

        據(jù)《人民周刊》

        (原標題:京張鐵路:中國第一條自行設(shè)計建造和運營的鐵路)

        本文來源:山西新聞網(wǎng)-發(fā)展導報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wù)熱線:010-64708566 法律顧問: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
ICP經(jīng)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03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