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路橋資訊 > 正文
大西安地鐵將突破200公里
2017-06-09 
        (原標題:大西安地鐵將突破200公里)

        6日,省政府公布《關于推動交通物流融合發(fā)展的實施方案》。到2020年,陜西基本實現市市通高鐵、關中通城際、縣縣通高速,全省鐵路里程突破6500公里,高速公路突破6000公里,陜西在“一帶一路”沿線綜合樞紐地位得到強化,西安“國際航空樞紐”功能明顯提升。

        完善交通物流網絡

        陜西將打通銜接一體的全鏈條交通物流體系。其中,將完善交通物流網絡,加快綜合交通體系建設。加快“米”字形高鐵、關中城際鐵路、高速公路、干線鐵路和貨運通道等骨干交通網絡建設,加快啟動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

        到2020年,陜西關中城市群城際鐵路和大西安地鐵分別突破300公里、200公里,西安咸陽機場客運量達到5000萬人次,其中國際客運航線達到100條,國際客運量超過500萬人次。

        構建綜合客貨樞紐

        加快建設完善以軌道交通和航空運輸為引領的西安綜合樞紐,形成“四主一輔”(西安北站、西安站、西安南站和紡織城站為主,阿房宮站為輔)客運站場和“一主六輔”(新筑鐵路物流中心為主,引鎮(zhèn)、新豐鎮(zhèn)、櫟陽、咸陽、空港和渭南為輔)貨運物流格局,提升機場航空港綜合樞紐功能。完善并提升寶雞、漢中、安康、渭南和延安等區(qū)域性綜合樞紐功能。

        優(yōu)化物流節(jié)點空間布局

        按照優(yōu)勢互補、錯位發(fā)展、適度競爭的原則,以大西安為核心節(jié)點,寶雞、榆林、安康為一級節(jié)點,銅川、渭南、延安等為二級節(jié)點,整合現有物流資源與新建物流項目,統(tǒng)籌物流園區(qū)、配送中心和公共配送末端建設,打造物流節(jié)點城市配送網絡。

        完善樞紐集疏運系統(tǒng)。全力打造“三網三港”的核心骨干物流體系(航空網、陸路網、信息網和西安國際陸港、西咸國際航空港、陜西自貿港),加快多式聯(lián)運設施建設,構建能力匹配的集疏運通道,完善機嘗港口的鐵路、公路集疏運設施。

        實施鐵路專用線引入重要能源通道、貨運站場和物流園區(qū)等工程,推進西安等鐵路樞紐貨運外環(huán)線建設。加快西安外環(huán)高速等重點節(jié)點城市繞城公路建設,強化城市出入城道路與高等級公路銜接。

        大力推動公路、鐵路物流轉型升級,強化多式聯(lián)運設施銜接建設,提升集散功能。到2020年,公路營業(yè)性貨車里程利用率達到70%,鐵路集裝箱裝車比率提高至15%以上,大宗物資以外的鐵路貨物便捷運輸比率達到80%,運輸空駛率大幅下降。

        完善城鄉(xiāng)物流配送網絡

        完善城鄉(xiāng)物流配送網絡。布局建設物流分撥中心、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網點三級配送網絡。支持社區(qū)、機關、學校、商務區(qū)設置智能收件箱等末端配送設備。探索城市夜間配送,分時段、分路段充分利用骨干道路。

        到2020年,郵政普遍服務全面達到服務標準,建制村實現直接通郵,法定郵政普遍服務開辦率達到100%,快遞服務水平顯著提升,主要快遞企業(yè)西安至重點城市間快件48小時投遞率超過90%,省內城市間處理時限降低至24小時。

        形成立體化交通物流通道

        積極發(fā)展多式聯(lián)運服務。拓展國際聯(lián)運服務。全面提升航郵、鐵路、公路和高鐵物流通道能效,加強有效銜接配套,實現向西打通經新疆到中亞直達歐洲的陸上物流通道以及空中直航通道,向東暢通經山東到日韓、遠赴歐美的海上物流通道以及“空中絲綢之路”,形成立體化的交通物流通道。到2020年,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國內國際貨運航線達到15條,貨運量達到45萬噸。記者宋潔見習記者康喬娜

        (原標題:大西安地鐵將突破200公里)

        本文來源:西安晚報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熱線:010-64708566 法律顧問: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
ICP經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03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