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簡介
費馬恩混合連接線工程屬于泛歐鐵路工程中的一部分,線路中,連接德國普特加登與丹麥Rødbyhavn,跨越費馬恩海峽的部分將采用沉管隧道方案進行建設。

工程地理位置與線路
整條隧道長度為18.1km,其中沉管管段總長為17.6m,最深處達40m。待該隧道建成后,該隧道將成為世界上最長的沉管隧道,并成為歐洲大陸與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新的通道。

隧道模擬圖

沉管隧道長度對比
最早,工程曾在隧道與大橋方案之間進行比選,最終決定用隧道方案代替斜拉橋方案,成為跨越丹麥與德國之間費馬恩海灣跨海工程的更優(yōu)選擇。
為何采用沉管隧道?
(1)風險?。菏褂?20km的混凝土隧道構件將比使用在亞洲生產并長途運輸至當地的橋梁鋼鐵構件更加安全可靠,在施工中的風險也更校(2)問題少:隧道方案中的運營將比斜拉橋方案更加高效。隧道方案不僅能夠減少對海洋環(huán)境的影響,而且還將減少航行中的風險。
(3)造價低:斜拉橋方案的造價預計為68億,隧道方案則為67億。
地質情況
整條隧道地質情況復雜,包括層疊古近系粘土,白堊土層,后冰川期砂層,盆地沉積層,冰磧巖層等。
管節(jié)設計
整條沉管隧道共有89個管節(jié),建設時將有兩種不同的管節(jié),分為標準管節(jié)與特殊管節(jié)。

標準管節(jié)

特殊管節(jié)
其中,79個標準管節(jié)設有兩條車輛行道與兩條軌交行道,并在兩條車輛行道之間設置了一條通道,用于通風、管線系統(tǒng)的安置,并同時作為逃生通道。

標準管節(jié)截面模擬圖
而隧道中的剩余10節(jié)特殊管節(jié)按每1780m的距離平均安插在標準管節(jié)之間,特殊管節(jié)比標準管節(jié)尺寸更大更厚,在管節(jié)的一側增設一個空間,該空間可以在不影響交通的情況下供隧道養(yǎng)護車輛與設備的停放,并且這些特殊管節(jié)另設有下層空間,工作人員可以在下層空間中穿梭于隧道中的各個部分,必要時也可以當做緊急避難空間使用。

特殊管節(jié)功能示意圖
這些管段將在丹麥側Rødbyhavn東面所建造的預制件廠內澆筑。承包商因此將建造工場,澆筑隧道管段,海運到隧道溝槽并沉放到海床隧道溝槽內,隨后用巖石塊覆蓋隧道管段頂部作為防護層。

管節(jié)預制工廠
工程進度
工程最早于2012年提出,2013年10月,該工程確定使用沉管隧道方案代替斜拉橋方案,并于2013年12月進行了施工招標。
到目前為止,該工程已經進行了3個階段的招標,將于今年5月與投標人簽訂合同。
工程將于2017年開始建設,預計2026年投入運營。隧道通車后,輪渡原本需要45分鐘的路程,7分鐘就可以完成,漢堡到哥本哈根的通行時間也由四個半小時縮短至三小時。將來,貨運列車不必再繞行長達160多公里從大貝爾特大橋跨海,而是直接從費馬恩海灣隧道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