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路橋資訊 > 正文
湖北紅色旅游路不搞低水平重復建設
2016-08-29 
   “洪水沖垮了公路,但也暴露出我們公路建設中防護標準不高的現實。我們將借此次水毀公路恢復重建之機,提升公路的安全品質。”8月25日,記者在大別山紅色旅游路水毀重建現場,羅田縣公路局局長李強如是說。

   記者在沿線看到,全線水毀恢復重建全面展開,擋住百年一遇洪水沖刷成為著力重點。

   先修河道再重建路

   受地理條件限制,紅色旅游路要么盤山而行,要么沿河道布線,山洪來時,湍急的水流沖刷掏空路基,每到雨季,黃岡許多公路均遭此災。

   7月1日的特大暴雨造成大別山紅色旅游路金家河段350米公路全部被沖斷,公路部門連夜奮戰(zhàn),搶通了便道,恢復了通行。洪水退去后,羅田縣展開恢復重建。

   “這段路建成后先后5次受災,此次洪水最大,受災最重。以前都是路基沖垮了,我們馬上回填。今年災后重建工作中,何光中廳長要求我們將恢復與重建相結合,著力提升公路安全標準,為此,我們有針對性地進行恢復重建技術設計。”

   據介紹,這里之所以三番五次受災,主要是河道的原因。由于年年山洪,河床下切,河道中間露出2米多高的巖石,洪水來時,巖石逼著河水改變流向,直接沖向公路。為此,公路部門與水利部門會商,將高出河床的2米多高的巖石層炸掉,提升河道泄水行洪的能力。

   為保證經受得住洪水的沖刷,他們在350米長路基邊緣灌樁617根,然后再澆筑混凝土擋水墻,然后再回填路基。當日記者在現場看到100余米的擋水墻已經建成。

   河道邊公路建擋水墻在紅色旅游路沿線水毀路段隨處可見。當日,記者在紅色旅游公路支線麻城市勝麻線熊家鋪邊店路段看到,長達300米的水毀路段水泥混凝土擋墻最高的達11米,工人們正冒著烈日給擋墻養(yǎng)生。

   在施工現場,麻城市公路局副局長王曉麗告訴記者,此處原建有擋水墻,但等級不高,路段對面山體巖石突出,河道行洪時洪水被逼直接沖向路基邊坡。為此,他們炸掉對岸河床裸露出的巖石,新修的路堤設置混凝土擋墻,擋墻通過植入鋼筋與巖層連接,確保河床行洪暢,擋墻擋水能力強。

   提升過水槽行洪等級

   “一根涵管毀了一條路?。?rdquo;這是羅田縣公路局在紅色旅游公路大地坳段水毀現場的感慨。

   紅色旅游路大地坳段是大別山臨近薄刀峰的回頭彎路段,7月1日的特大暴雨形成山洪,因此段建設時只埋了一根直徑80厘米的涵管,泄洪能力不足,以致山洪沖垮路基,不僅如此,路基垮方還阻斷了回頭彎下方路段。

   技術標準不高,安全設施不完善,公路只能是建了毀,毀了建,低水平重復。

   此次重建中,他們立足保安全、管長遠,將80厘米的涵管改為澆筑2米的正方米泄洪槽,在外側路基建設高13米的混凝土擋墻,擋墻設置在硬巖基上,解決邊坡穩(wěn)定的問題。對箱涵進口上游數百米的邊溝,他們將標準由原來的0.6米提高到1米。箱涵出口外邊坡坡度設計成緩坡,設置為臺階型跌水逐級消力,解決涵洞出口洪水沖刷邊坡的問題。

   在現場,記者看到半幅路的箱涵模板已經安裝到位,工人們正在扎鋼筋。施工人員介紹,晚上,他們就開始澆筑。箱涵進口上游1米見方的邊溝正在砌筑,已砌好30多米。

   從大地坳往山頂薄刀峰,1.4公里路段峰回路轉,山體也不夠穩(wěn)固,嚴重影響行車安全。此次洪水中,此路段3—5米就有一處山體滑坡,為此,他們決定將此處1.4公里改線,提升公路的安全標準。

   記者行走紅色旅游路,在各水毀路段都是黨旗飄飄,機聲隆隆,羅田縣公路局長李強介紹,全局公路人全部奮戰(zhàn)在恢復重建戰(zhàn)場上。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熱線:010-64708566 法律顧問: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
ICP經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03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