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路橋資訊 > 正文
“超級工程”的力量與震撼
2016-07-12 
  

 漫畫 趙春青

 編者按:港珠澳大橋主體橋梁成功合龍,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主體工程完工……近來,“超級工程”捷報頻傳,國人倍感欣喜與自豪,因為“超級工程”往往代表了人類高端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甚至被稱為人間奇跡。“超級工程”之于國家、之于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之于全體國民意義何在?本版今日推出特別策劃,共同探討“超級工程”背后的價值與力量。

 如果不是懷有廣闊的胸懷和“對著天上的事物沉思”的高尚夢想,很多人無法理解中國科學家從1993年起,就渴望著這樣一個“鍋蓋”能在中國的大地上矗立。從蛟龍深潛到嫦娥奔月,從黔東南“天眼”到跨海“天橋”……每一個堪稱奇跡的“超級工程”,其實都是一座“橋梁”——溝通傳統(tǒng)文明與現(xiàn)代文明、中國文明與世界文明的橋梁,每一個“行走”在橋梁上的炎黃子孫,將會更加堅定我們的民族自信。

 “如果一個人能對著天上的事物沉思,那么在他面對人間時就會更加高尚。”在貴州一片群山里,安裝完最后一片反射板的世界最大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將要開啟中國科學家面對浩瀚宇宙全新的“沉思之旅”,也讓人想起古羅馬人西塞羅的這句話。

 有人期待,這里能捕捉到引力波,或者找到外星人的蹤跡。一切皆有可能。但就像愛因斯坦做夢也想不到人類今天能真正發(fā)現(xiàn)引力波一樣,中國科學家在泥濘山區(qū)守望的,不僅僅是一片“夢想的天空”。

 這個直徑500米、相當于30個足球場大孝被媒體戲稱為“鍋蓋”的望遠鏡,毫無疑問是世界第一。其實,這并不是最重要的。跟廣闊無垠的宇宙比起來,被譽為“超級工程”的“鍋蓋”仍然是滄海一粟。天文學家表示,加上美國的、德國的、前蘇聯(lián)等等的射電望遠鏡,人類半個多世紀通過它們收集到的“能量”,還不足以翻動一頁書。

 也正因為如此,如果不是懷有廣闊的胸懷和“對著天上的事物沉思”的高尚夢想,很多人無法理解中國科學家從1993年起,就渴望著這樣一個“鍋蓋”能在中國的大地上矗立。

 現(xiàn)在,對于這些充滿夢想的中國科學家而言,就如同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所說的那句話“未來已經(jīng)來臨”。而一位媒體人站在FAST前也寫下了同樣充滿哲理的文字——“FAST代表了人類的探索好奇心,希望更多的孩子來看看它,可以用他們澄澈的眼睛望向更遠。”

 在爭議中不斷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歷史總是堅定地滾動著車輪。懷有民族復興夢想的中國人,正在創(chuàng)造和引領新的歷史進程。

 有人質疑:為什么耗費巨資建造一個“鍋蓋”而不是救助貧困山區(qū)。其實,就像若干年前,關于高鐵的非議甚囂塵上,但今天中國高鐵通車旅程已經(jīng)是全世界所有高速鐵路總和的兩倍多,高鐵在中國的現(xiàn)代化都市和美麗鄉(xiāng)村間“貼地飛行”——不僅創(chuàng)造了“高鐵經(jīng)濟”這一全球獨特的風景,也載荷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共赴小康的夢想。

 是的,未來已經(jīng)來臨。就像前述媒體人描述FAST所帶來的震撼感受一樣:“帶著科幻與未來色彩,500米直徑的銀灰色鏡面,自信地伸展開,在它巨大的身下,是郁郁蔥蔥的南國草木。未來與原始、科學與鄉(xiāng)土、宏大與細節(jié)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呈現(xiàn)出令人震撼的美感。”

 這種震撼越來越強烈地呈現(xiàn)在中國人面前,呈現(xiàn)在那些參與設計、建造的科學家和農(nóng)民工眼前。這不能不讓人們想起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8個字:“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

 這里的“初心”就是一座橋梁,架設在夢想與現(xiàn)實之間。不忘初心,才會有越來越多的夢想加快地變?yōu)楝F(xiàn)實,也才會有更多的中國普通民眾感慨:現(xiàn)實與夢想之間的距離,其實并沒有那么遙遠。

 1983年,一個香港商人曾經(jīng)做過夢——夢想在香港、澳門和珠海之間的海上建一座跨海橋梁。也許,當時很多人覺得這是個不可能實現(xiàn)的白日夢。但今天,這座大橋就真實地矗立在我們的眼前。饒為有趣的是,當經(jīng)濟專家在計算著這座大橋將要發(fā)揮的巨大經(jīng)濟效益時,一些當?shù)氐陌傩談t在憧憬中“竊竊私語”:將來穿行在大橋上的商務車司機,會不會是一個新的職業(yè)?未來已經(jīng)降臨,其實每一個成為現(xiàn)實的夢想中,都包含著中國普通民眾可觸摸的獲得感。

 這座承載了太多中國夢想和技術難題的“超級工程”,是一座凝聚了創(chuàng)新精神和跨越意識的橋梁,其拼接技術難度高于空間軌道站的對接,是人類造橋技術的升華。它被英國《衛(wèi)報》評為新的世界“七大奇跡”,也足以支撐中國建設者的光榮與夢想:港珠澳大橋是我國第一次做外海沉管,經(jīng)驗為零。建設者花了兩年時間攻克了世界唯一深埋沉管隧道的一系列難題,成為世界上“深埋沉管結構設計”“深水深槽沉管安裝”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新結構、新工藝、新技術、新裝備,以及攻克成堆世界級技術難題,都是中國建設者對全人類的卓越貢獻。

 趙州橋風雨屹立了千百年,也見證了中華民族的創(chuàng)造力與滄桑。這些年來,從蛟龍深潛到嫦娥奔月,從黔東南“天眼”到跨海“天橋”……每一個堪稱奇跡的“超級工程”,其實都是一座“橋梁”——溝通傳統(tǒng)文明與現(xiàn)代文明、中國文明與世界文明的橋梁,每一個“行走”在橋梁上的炎黃子孫,將會更加堅定我們的民族自信。

 中國奇跡其實是全人類的奇跡,如同中國夢想也是全人類共同的美好憧憬一樣。將來,行走在跨海大橋上,會不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像那些在貴州山區(qū)的天文學家一樣,面對浩瀚的蒼穹而沉思?甚至,有人會想起英國哲學家、預言家湯恩比曾經(jīng)的夢想:“如果有來生,我愿生在中國。”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熱線:010-64708566 法律顧問: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
ICP經(jīng)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03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