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中央軍委轉(zhuǎn)發(fā)鐵道部、交通部、郵電部軍管會、通信兵部關于郵電體制改革的意見
2015-12-17
(69)國發(fā)文40號
各盛市、自治區(qū)革命委員會,各總部、各大軍區(qū)、省軍區(qū),國務院各部、委軍管會(軍代表):鐵道部、交通部、郵電部軍管會和通信兵部“關于郵電體制改革的意見”的報告,業(yè)經(jīng)黨中央批準。現(xiàn)轉(zhuǎn)發(fā)給你們,望堅決貫徹執(zhí)行。郵電體制的改革,就是將郵電部的電信、郵政從中央到基層都分開,電信部分劃歸軍隊領導,郵政部分與鐵道、交通部門合并。在體制調(diào)整中,要本著積極可靠的原則,由各級革命委員會與各該級軍事領導機關共同協(xié)商,抓緊辦理,于十二月一日前完成交接工作。在交接中,要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突出無產(chǎn)階級政治,做過細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強革命團結(jié),在毛主席“抓革命,促生產(chǎn),促工作,促戰(zhàn)備”的偉大方針下,要保證電信聯(lián)絡和郵政通信的順暢進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中國共產(chǎn)黨中央委員會軍事委員會一九六九年十一月五日(本文有刪減)
周總理、國務院業(yè)務組、軍委辦事組:總理今年六月十日關于將郵電部的電信部分劃歸軍隊領導,郵政部分與鐵道、交通部合并的指示,是以毛主席為首的黨中央的英明決策,是斗、批、改的重大步驟。我們堅決擁護,堅決照辦。我們有決心,有信心把郵電事業(yè)管理好,迅速改變郵電的落后面貌,更好地保證以毛主席為首的黨中央的指揮,更好地保證國防和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更好地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把電信、郵政系統(tǒng)辦成紅彤彤的毛澤東思想大學校。為了做好郵電體制改革工作,我們召開了多次座談會,作了一些調(diào)查,并開了聯(lián)席會議進行協(xié)商?,F(xiàn)將我們的意見報告如下:一、電信、郵政從中央到基層都分開。凡屬電信系統(tǒng)的事業(yè)、企業(yè)單位和人員、設備統(tǒng)歸軍隊;凡屬郵政系統(tǒng)的事業(yè)、企業(yè)單位和人員、設備統(tǒng)歸交通部門。這樣做,統(tǒng)一了全國電信網(wǎng)的建設和管理,有利于戰(zhàn)備和保密,有利于郵件的迅速傳遞。按照上述分法,劃歸軍隊領導的事業(yè)、企業(yè)單位近三萬個,職工約二十萬人,各種電臺五千八百余部,長途干線十五萬桿公里,縣以下線路一百五十七萬桿公里,國際電路一百一十條(直通三十六個國家);與交通部門合并的郵政職工約二十萬人,郵路總長一百四十萬公里,火車郵廂二百輛,郵政汽車一千七百余輛。二、郵電部撤消后,電信部分成立一個電信總局,管理電信業(yè)務,歸通信兵部領導,為便于對外聯(lián)系,稱“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總局”;郵政部分成立一個郵政總局,管理郵政業(yè)務,與鐵道、交通部合并。郵電部直屬單位的具體劃分見附表。北京市長途電信局劃歸電信總局直接領導;北京市市內(nèi)電話局改為北京市電信局(統(tǒng)管北京市屬各區(qū)、縣的電信業(yè)務),劃歸北京衛(wèi)戍區(qū)和北京市革命委員會領導,以北京衛(wèi)戍區(qū)為主。三、省以下各級郵電部門撤銷后,電信部分成立電信局(冠以行政區(qū)地名),實行由省軍區(qū)、軍分區(qū)、縣(市)人民武裝部和各級革命委員會的雙重領導,以軍事部門為主;郵政部分與交通部門合并,實行由盛市、自治區(qū)和鐵、交、郵合并后的部的雙重領導,以盛市、自治區(qū)為主?;鶎訂挝灰宦沙闪⑧]局。各盛市、自治區(qū)的機要通訊局劃歸各盛市、自治區(qū)革命委員會交通部門直接領導。郵電基層營業(yè)點從方便群眾出發(fā),可以合署營業(yè),可以互相代辦業(yè)務;在不增加人員和基建的原則下,也可以分開營業(yè)。各級電信、郵政分開的具體問題,由當?shù)馗锩瘑T會和軍事部門協(xié)商辦理。四、電信系統(tǒng)歸軍隊領導后,其性質(zhì)是軍隊領導下的事業(yè)、企業(yè)單位,實行半軍事化管理。為了更好地用毛澤東思想統(tǒng)帥一切,進一步加強黨對電信系統(tǒng)的領導,建議建立黨委制,設政治委員。今后電信總局和各盛市、自治區(qū)以下的電信、郵政基本建設計劃、財務計劃、勞動工資計劃、物資供應計劃等,從一九七〇年起,分別納入中央和各級革命委員會的各項計劃。屬全國性的長途地下電纜、微波通信網(wǎng)建設列入國防通信工程,經(jīng)費和物資由國家專案解決。五、遵循毛主席“認真搞好斗、批、改”的教導,郵電體制的改革,應本著積極可靠的原則進行。為保證工作不受影響,交接工作應由上而下,由領導機關到事業(yè)、企業(yè)單位分批進行。機構(gòu)體制及規(guī)章制度暫維持現(xiàn)狀,逐步解決。編余人員由各級革命委員會統(tǒng)一安置和處理。全國電信、郵政分開的工作,爭取于今年十二月一日前完成。在郵電體制改革的過程中,廣大革命干部和職工,要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突出無產(chǎn)階級政治,做好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要牢記毛主席“抓革命,促生產(chǎn),促工作,促戰(zhàn)備”的偉大教導,加強革命團結(jié),做好交接工作。以上報告如可行,請批轉(zhuǎn)全國執(zhí)行。
鐵道部軍管會交通部軍管會郵電部軍管會通信兵部一九六九年七月二十九日
郵電部直屬單位劃分表
劃歸通信兵部領導的
合并到鐵道交通部門的
備注
單位數(shù)
人員數(shù)
單位數(shù)
人員數(shù)
科研單位
設計單位
施工單位
電信院校
工廠
供應單位
公共事業(yè)單位
合計
4
2
5
5
20
8
2
46
1,788
456
4,946
3,563
13,449
1,117
2,010
27,329
2
2
4
168
707
875
長春、石家莊兩所郵電學校全部已下放,共計533人,未算在劃給通信兵數(shù)字內(nèi)。
劃歸通信兵部領導的郵電部直屬單位
單位名稱
職工人數(shù)
黨的領導關系
主要任務
備注
一、科研單位
北京郵電科學研究院
541
直屬郵電部
電信技術科學研究
上海第一研究所
706
在地方
無線、市話技術研究
已和上海第一、第二郵電器材廠合并
西安第四研究所
435
"
微波通信技術研究
成都第五研究所
106
"
載波通信技術研究
已和成都電纜廠合并
小計
1,788
二、設計單位
北京郵電設計院
309
直屬郵電部
電信工程設計
西安設計分院
147
在地方
電信工程設計
小計
456
三、施工單位
北京工程公司
1,056
在地方
電信工程施工
武漢工程公司
834
"
"
西安工程公司
1,010
"
電訊工程施工
鄭州工程公司
530
"
"
另批準招收復員戰(zhàn)士1,200人
重慶工程處
316
"
"
小計
4,946
四、院校單位
北京郵電學院
1,636
在地方
培訓電信工程技術人員
現(xiàn)有在校學生1,422人
武漢郵電學院
404
"
"
"424人
南京郵電學院
724
"
"
"550人
重慶郵電學院
357
"
"
"325人
西安郵電學校
342
"
培訓電信技術人員
長春郵電學校
300
"
"
今年6月已正式下放吉林省革委
石家莊郵電學校
233
"
"
今年6月已正式下放河北省革委
小計
4,096
五、郵電工廠
成都郵電器材廠
1,250
在地方
生產(chǎn)長途電纜
上海郵電器材一廠
1,700
"
載波機、電傳機
上海郵電器材二廠
773
"
自動交換機
眉山載波機廠
1,050
"
大通路載波機
廣州郵電器材廠
476
"
載波機
南京郵電器材廠
529
"
晶體管及載波配套設備
重慶郵電器材廠
704
"
載波電話及載波電報機
北京郵電器材一廠
1,028
"
短波及微波設備
北京郵電器材二廠
353
"
數(shù)據(jù)傳輸設備
北京郵電器材三廠
294
"
晶體管及儀表
西安郵電器材廠
1,204
"
微波設備
長春郵電器材廠
1,100
"
編碼制交換機
天津郵電器材一廠
551
"
專用機床設備
天津郵電器材二廠
1,390
"
電話機、交換機
武漢郵電器材廠
704
"
電源設備
明水水泥制品廠
167
"
水泥電桿及郵筒
今后仍承擔郵筒制作任務
景德鎮(zhèn)電訊電瓷廠
89
"
低壓電磁,壓電陶瓷
株洲電訊電瓷廠
127
"
低壓電磁
侯馬郵電器材廠
"
電話機
未建成
侯馬電纜制造廠
"
長途電纜
"
小計
13,449
六、供應單位
北京供應處
181
直屬郵電部
電信物資供應
天津供應處
131
在地方
"
已改為倉庫
上海供應處
215
"
"
"
武漢供應處
134
"
"
"
重慶供應處
150
"
"
"
西安供應處
152
"
"
"
沈陽供應處
106
"
"
"
哈爾濱供應處
48
"
"
"
小計
1,117
七、公共事業(yè)單位
湖北陽新“五·七”農(nóng)校
1,800
郵電部直屬
北京郵電醫(yī)院
210
"
小計
2,010
合計
27,862
合并到鐵道、交通部門領導的郵電部直屬單位
單位名稱
職工人數(shù)
黨的領導關系
主要任務
備注
一、科研單位
北京第二研究所
上海第三研究所
小計
二、工業(yè)生產(chǎn)
北京郵票廠
天津郵袋廠
小計
合計
68
100
168
594
113
707
875
在地方
"
直屬郵電部
在地方
郵政設備研究
"
郵票的印刷、設計
郵袋的制作
已和北京郵局合并
已和上海郵局合并
(原標題:國務院、中央軍委轉(zhuǎn)發(fā)鐵道部、交通部、郵電部軍管會、通信兵部關于郵電體制改革的意見)
本文來源:中央人民政府網(wǎng)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