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路橋資訊 > 正文
暢交通建新居興產業(yè)讓貧困村民早日脫貧
2015-12-11 
        本報訊

        “家有讀書娃,每年費用二至三萬;家有重病人,靠藥物維持;家有半套房,跟大哥家合住,孩子過年回家,明顯不夠篆…”近日,巴中市國土資源局精準扶貧小組走進通江縣諾水河鎮(zhèn)大干溪村,開展一對一扶貧解困活動。在跟自己掛包的“結對幫親”戶交談中,巴中市國土資源局辦公室干部劉松柏筆尖“飛舞”,在隨身攜帶的“扶貧攻堅”筆記本上記錄著。

        大干溪村距離巴中市主城區(qū)149公里,距離通江縣城78公里,距離諾水河鎮(zhèn)12公里。由于村里沒有像樣的公路,村民進城或趕集來去再快也得一整天。

        與劉松柏“結親”的老人叫周忠現,今年72歲,目前家里共有6口人。愛人和周忠現年紀相仿,常年的病痛讓兩位老人直不起腰來。周忠現三年前做了腰椎骨質增生手術,以前還能干點活,這半年總是呆在屋里。更讓兩位老人焦心的是,年紀大了,如果遇上不好的情況,后果難以想象。

        在大干溪村部開村民代表大會的時候,劉松柏對公示大干溪村基本情況的大黑板印象深刻:大干溪村共84戶348人,2014年全村總收入80萬元,人均月收入不足200元。

        開會時,村民們都搶著發(fā)言。他們說,巴中市國土資源局掛包大干溪村,大家是打心里歡迎。短短一個月時間,干部們不分白天黑夜地往村里跑,給村里規(guī)劃水泥路,眼看著就要修好了,娃娃們過年回家就不用走泥巴路。問到村民們想發(fā)展啥產業(yè),不少人都表示想種木耳,木耳經濟價值高,真正能帶動村民致富。

        聽著代表們的發(fā)言,劉松柏在筆記本上工整地記下一行字:暢交通,建新居,興產業(yè)。寫完,還在這9個字下面重重地劃上兩條線。

        扶貧開發(fā)攻堅工作啟動以來,巴中市國土資源局先后深入聯系點開展工作十余次,并下派一名黨員干部任村第一書記常駐村里,與大干溪村建立了良好的關系。同時,局里的黨員干部主動請纓,自發(fā)結對1戶貧困戶,每月至少駐村開展1次幫扶活動,制定具體的措施,讓貧困村民早日脫貧。

        巴中市國土資源局扶貧辦負責人說:“截至目前,我們已經著手連通大干溪村4.5公里的水泥路毛路,并結合土地整理項目,倒排工期,確保2015年年底建成通車?!苯酉聛恚椭惺袊临Y源局還將依托增減掛鉤和地質災害避險搬遷項目,幫助貧困群眾開展“四個一”:實施一處危房改造、發(fā)展一個穩(wěn)定增收項目、培養(yǎng)一名致富能手、落實一套保障措施,最終實現“兩不愁、三保障、四好”的目標。(閆剛)

        本文來源:四川在線-四川農村日報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熱線:010-64708566 法律顧問: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
ICP經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03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