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大飛機探路,“阿嬌”不容易
2015-11-30
研制一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渦扇支線飛機,實現商業(yè)上的成功,為C919國產大型客機項目的順利推進開辟道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中國商飛總裝制造中心數控機加車間高級鉗工胡雙錢激動地說:“作為國產飛機大家族中的一員,今天‘阿嬌’出嫁,就猶如自己的孩子出嫁了,希望它走上工作崗位,為人類作出貢獻?!?br />
胡雙錢已經在中國民用航空工業(yè)生產一線工作了35年,他曾參與并見證了運10飛機的研制和首飛?!斑\10”下馬后,上海飛機制造廠總裝車間里,承攬的是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的零活,造飛機的工人們在最困難的時候還為了生存改裝汽車、生產電風扇。但無論多么艱難坎坷,他相信大飛機會再次起航。2002年4月國家批準立項ARJ21項目,他再次加入了大飛機事業(yè)。
研發(fā)初期,民機研制的技術問題首當其沖。西安飛機工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中國飛行試驗設計研究院共同完成的一份資料說,當時,我國飛機設計水平與國際水平相差約20年;在飛機制造技術方面,與世界飛機制造加工基地相差10年至20年,數控效率只有波音的1/8。
研制過程異常艱難,一些零件還出現返工的現象?!霸贏RJ21-700飛機的設計制造過程中,我們對飛機假設的所有失效狀態(tài)都用工程分析的方法進行了評估,小到飛機的每一根導線、每一條管路以及每一個接插件,大到飛機的每個系統(tǒng),以及系統(tǒng)綜合后的整架飛機,并且建立了完整的安全性評估體系,這在國內商用飛機的研制中尚屬首次?!鄙虾ow機設計研究院飛機可靠性安全性專業(yè)飛機設計師郭強介紹說,“所有這些方法的探索與建立,都是從ARJ21這架飛機開始的?!?br />
對于一款新機型尤其是國產飛機來說,投入運營后最可能的擔心就是消費者對安全的疑慮。
對此,成都航空副總經理何培文表示,ARJ21飛機從2002年立項到2008年首飛,再到今天交付,經歷了漫長的時間,試飛取證的時間比任何一個交通工具都要長,可見國家對這一飛機安全性的重視程度。
“在此過程中,ARJ21承受的難度、壓力、意義,都是前所未有的,她是我國首次嚴格參照美國飛機安全和技術標準進行試飛?!敝袊田w一位人士表示,ARJ21-700飛機接受了最嚴格的適航審查,不僅如此,按照中美雙方FAA影子審查協(xié)調工作程序,關鍵、重要的試驗、試飛項目都要通過FAA的目擊,CAAC的審定結果全部都要得到FAA的認可和確認。
據記者了解,ARJ21飛機自2008年首飛以來,先后投入了5架飛機進行試飛取證,累計安全試飛2942架次,5258小時。尤其是2014年4月9日,赴北美開展自然結冰試飛,實現了3萬公里環(huán)球飛行,飛越10個國家、輾轉18個機嘗橫跨三大洲兩大洋,震驚世界。
今年3月16日起,ARJ21飛機又在全國15個機場開展了為期半年的航線演示飛行,體驗飛行的乘客達到1866人次。通過這款飛機的研制,攻克了鳥撞試驗、全機高能電磁場輻射試驗、閃電防護間接效應試驗等一大批重大試驗課題,掌握了失速、最小離地速度、顫振、自然結冰、起落架擺振等一大批關鍵試飛科目的技術難關,初步探索了一條“自主研制、國際合作、國際標準”的民機技術路線。
“某種程度上,這不僅是對ARJ21-700飛機的一次大考,也是對中國局方適航審定能力的一次檢驗?!睂<冶硎荆昂迷?,我們共同走出了‘試飛深水區(q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