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路橋資訊 > 正文
中國道路體現時代特征
2015-11-22 
        “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綜觀世界歷史,一個國家的發(fā)展道路能不能取得成功,與其是否能夠把握時代特征、順應時代潮流休戚相關。中國道路為何成功?因為它與這個時代同頻共振。中國道路何以自信?因為它走在時代前列。

        我們知道,一個國家的發(fā)展道路應該是這個國家人民自主選擇、自我設計、自己建構的結果,但這種選擇、設計與建構絕不是隨心所欲的,它同時還是時代發(fā)展的結果,是時代的建構與形塑。這是因為,社會歷史發(fā)展的主體性和客觀性是辯證統一的,它們相互依賴、相互制約、互為前提。正如馬克思所說:“人們自己創(chuàng)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并不是隨心所欲地創(chuàng)造,并不是在他們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chuàng)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chuàng)造?!边@種“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既包括歷史的條件,也包括時代的條件。當然,時代的條件、時代的特征具有復雜多樣性,把握時代特征并不是輕而易舉的事。面對同樣的時代,不同國家對時代特征的認識會有所差別,甚至可能迥然相異。很顯然,對時代特征的認識和把握越正確、越深刻,所選擇的發(fā)展道路就越順應時代潮流,越容易取得成功。一個國家的發(fā)展道路與時代之間,總是存在這種內在的邏輯關聯。

        那么,20世紀下半葉以來這個時代又具有什么樣的時代特征呢?早在20世紀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中期,鄧小平同志就敏銳覺察到時代的新變化,認為:“國際上有兩大問題非常突出,一個是和平問題,一個是南北問題?!倍媳眴栴}即發(fā)展問題。正是基于這一重大戰(zhàn)略判斷,我們黨形成了對時代主題和時代特征的科學判斷。我們之所以能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集中精力搞建設、謀發(fā)展,與對這一時代特征的科學把握緊密相關。歷史的發(fā)展也證明了我們對時代特征的把握是正確和深刻的。當今時代,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已成為時代潮流,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深入發(fā)展,資本奔走于世界各地,“開拓了世界市場,使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為世界性的了”,進而形成了經濟交往、政治交往和文化交往等的全球性。各國之間既有對抗、沖突、競爭,又有對話、交流、合作,可以說競爭與合作并存、矛盾與對話相伴,相互之間的利益融匯點日益增多,愈來愈成為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在此背景下,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關起門來獨善其身,更不可能靠殖民侵略的老辦法解決自身發(fā)展中的問題。習近平同志提出的“求和平、謀發(fā)展、促合作、圖共贏”“建立利益共享的全球價值鏈,實現互利共贏的發(fā)展”,越來越成為各國人民的價值共識和共同愿望。

        中國道路之所以能夠成功,之所以充滿自信,就在于它把握住了這個時代特征,反映了這種時代潮流。其一,中國道路是和平發(fā)展之路。中華民族素來具有熱愛和平、追求和平的傳統,內求和諧、外求協和。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飽受戰(zhàn)爭之苦,備受被侵略被凌辱之害,對戰(zhàn)爭、掠奪與侵略深惡痛絕。同時,從時代潮流來看,當今這個時代也不可能允許我們再走資本主義國家通過戰(zhàn)爭稱霸、殖民侵略實現現代化的老路。中國道路始終高舉和平發(fā)展的旗幟,倡導構建和諧世界。正因為中國道路是和平發(fā)展道路,它才能在這個時代具有強大生命力。其二,中國道路是改革開放之路。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中國道路就是在改革開放的創(chuàng)新實踐中開拓的。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體現的是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它使中國道路“日日新,又日新”,始終與時偕行。同時,通過改革開放,中國與世界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與其他國家開展交流合作。其三,中國道路是共生合作發(fā)展之路。當今時代,人類社會要發(fā)展就必須建立一種共生關系。要共生就必須以對話、合作代替沖突、對抗,走互利合作之路。中國道路堅持差異中求共生,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其他國家的合理關切,在經濟上追求合作發(fā)展,在安全上堅持合作安全和共同安全,尋求與其他國家共同繁榮發(fā)展。

        總之,深刻把握時代特征的中國道路,以雙贏、多贏、互利共贏的多元化新思維取代了單贏、對抗性及零和的舊思維,彰顯出開放性、包容性、共享性的寬廣胸襟。它既體現出中華民族“海納百川”“兼容并包”“多元通和”“天下大同”的優(yōu)秀傳統,也折射出應對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樣化、價值多元化的獨特中國智慧,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這樣一條順應時代潮流的道路,必定能越走越寬廣。

        (作者為西安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作者:西安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本文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熱線:010-64708566 法律顧問: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
ICP經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03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