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路橋資訊 > 正文
“黔桂鐵路”系列藏品見證抗戰(zhàn)歲月
2015-09-01 
        周繼厚

        抗日戰(zhàn)爭期間,為了打通西南大后方連結東南亞的國際通道,將世界各國支援中國抗日戰(zhàn)爭的軍用物資運到前線,中國決定修建黔桂鐵路。

        亂世興建盡顯保國決心

        1938年,抗戰(zhàn)重心轉移到西南,急需興筑一條西南大動脈——黔桂鐵路(貴陽——柳州),與建筑中的湘桂鐵路相銜接,以取得海外補給和開發(fā)西南地區(qū)的經濟。為此,中國向美、英和實業(yè)界借款投資。1939年4月,交通部在廣西宜山設立黔桂鐵路工程局,由鐵道專家侯家源主管,全權負責筑路事宜。

        黔桂線是西南地區(qū)的第一條標準軌距鐵路。從柳州南站起,經柳城、宜山、河池、南丹、獨山、都勻、貴定到貴陽,全長608公里,在廣西境內302公里,在貴州境內306公里,分別由兩省各自征調民工修筑,不少鐵路建筑公司也參與到建設中來,如黔桂鐵路陳記建筑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1939年8月23日,黔桂鐵路桂段路工管理處在廣西宜山成立,最早由陳雄兼任處長,后來由闞宗驊擔任處長,副處長是由蘇誠及柳州、慶遠兩區(qū)民團副指揮擔任。

        同年9月1日,黔桂鐵路在廣西境內開工,先后征調象州、柳江、柳嘗、中渡、雒容、三江、宜山、河池、天河、宜北、融縣、忻城、羅城、都安、隆山、遷江、那馬、思恩、南丹、上林、榴江、來賓、賓陽、武宣等25縣民工25萬多人(含運木、運料民工),每人工期45天。廣大筑路民工日夜輪班施工,白天萬人攢動,夜晚點著火把加班加點修路,經歷4年,桂段工程大部分完成。柳州至河池縣六甲180多公里路段于1941年1月通車。

        黔桂鐵路首段鐵路建成后,黔桂鐵路工程局進行了試車典禮。

        同年,黔桂鐵路工程局與貴州省有關方面洽談籌備貴州路段筑路事宜,定于1941年6月1日在貴州成立黔桂鐵路貴州段征工籌備處,但由于工程款無著,使工作無法正常開展。1942年1月1日改設征工處于獨山,同年2月正式辦公。首先修筑泗亭至獨山段,征用沿線13個縣的民工數萬人。筑路工程分期分批完成,每期為三個月。該路段于同年2月開工,征募民工32000多人,完成土石方共65萬立方米。經過一年多時間,于1943年5月將路軌鋪至獨山車站。同年6月6日,黔桂鐵路工程局舉行泗亭至獨山段鐵路通車典禮,慶祝黔桂鐵路實現(xiàn)兩省接軌。

        共克時艱穿越崇山峻嶺

        黔桂鐵路穿行于云貴高原的崇山峻嶺,工程比湘桂路段艱巨多倍,自宜山、金城江至撥貢100公里,地勢逐漸上升。自撥貢、牛欄關經南丹到黔邊,都是崇山深谷,路線要爬陡坡,繞大彎,盤山而上,有隧道25處,都是手工勞動完成,可以想見工程之艱巨。

        抗戰(zhàn)中期,桂越、滇越運輸線相繼中斷,全國抗戰(zhàn)進入到最艱難的歲月,筑路工程得不到海外材料設備供應,完全依靠自力更生。筑路所需鋼軌的來源:移用湘桂路南鎮(zhèn)段的材料100公里,拆移南潯鐵路100公里,拆長沙附近鐵路35公里,拆粵漢鐵路南段50公里,又設法在湘桂鐵路中拆存車線及岔道多余鋼軌來拼湊,五花八門,重量長短極不一致,配件也不標準。枕木除拆移上述各線舊木外,沿線征購一部分,如在融縣、三江、永福、龍勝、資源等縣就購運40萬根枕木。

        桂北山區(qū)人稀糧少,常年保持數萬民工在工地勞動,需要糧食很多,初期購運湘米接濟,后來湘米來源枯竭,遂采取多種辦法開源,如規(guī)定民工自帶25市斤,應征各縣供應本縣民工口糧,組織到產糧縣采運等等,勉強支撐下去,不致斷炊。又因在高山上筑路,施工危險,環(huán)境惡劣,工傷事故多,民工患病率達21%,多染痧癥,次為瘧疾、痢疾,殉職民工計1454人。

        黔桂鐵路民工的征調、組織及管理辦法與湘桂鐵路相同,但有很大改進,如因物價飛漲,土方以米價為標準計算,每方給米2斤酌加菜金,使民工能吃飽;民工來回旅費、雨天和病工伙食費、醫(yī)藥衛(wèi)生設備、民工傷亡撫恤等都有明確規(guī)定;代役金也按工價提高,限制納代役金人數不得超過30%,這些都是總結了實踐經驗加以完善的。最大的進步是開展工作優(yōu)勝和衛(wèi)生優(yōu)勝競賽:原定45天完成的土石方量能在30天內完成的,評為工作優(yōu)勝隊、組;全組無一病工者,評為衛(wèi)生優(yōu)勝組。優(yōu)勝隊、組發(fā)給獎旗、獎金,召開民工歡送大會提前榮歸等。結果出現(xiàn)你追我趕,提高功效,講究衛(wèi)生,減少病號的可喜局面。

        為修筑黔桂鐵路,僅廣西共征調民工107萬人,征購枕木100萬根,征用大量田地和宅園,這對一個只有1325萬人口的貧窮邊省,無疑是做出超越自己承受能力的貢獻,這與前方將士浴血苦戰(zhàn)、英勇殺敵同樣可歌可泣。

        血肉長城載入抗戰(zhàn)史冊

        1944年,黔桂鐵路柳州至都勻段461公里線路勉強通車。

        黔桂鐵路通車后,成立了都勻鐵路工務段,專門負責鐵路線路及相關設備保養(yǎng)與維修,包括橋梁、隧道、涵洞、路基、鋼軌、道岔、軌枕、道砟等的大、中維修和養(yǎng)護工作定期維護,另外鐵路巡道,鐵路道口的看守,都屬于工務段職責范圍。

        同年11月爆發(fā)震驚中外的“黔南事變”,日本侵略軍沿黔桂鐵路、公路由廣西經過獨山,企圖侵入內陸大西南。是年11月底,日寇進入獨山,燒殺擄搶,無惡不作。在遭到抗日軍民的英勇阻擊之后,于12月4日狼狽敗逃,獨山深河橋成為日軍不可逾越的屏障,日軍入侵西南腹地的夢想就此破滅?!氨庇斜R溝橋,南有深河橋”已載入抗戰(zhàn)史冊。

        在日寇的鐵蹄蹂躪下,黔桂鐵路遭受極大破壞,損失尤其慘重:麻尾、獨山車站停放的462型蒸汽機車近20臺被燒毀,損失約2000萬元;獨山北站有3輛客車,其中一輛為民國交通部長侯家源的高級專用公務車(16節(jié)車廂)全部燒光。其中有一節(jié)是慈禧太后的花車,是慈禧為了到奉天謁靈,專門向英國訂購的,車內珠寶裝飾,豪華無比,也被洗劫一空;停放在深河車站裝有縫紉機和棉紡織品的三十噸棚車、深河至大坪區(qū)間裝運銻毫錢幣的兩輛三十噸棚車,全部被劫,損失不下3000萬元(銀圓)……

        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對黔桂鐵路進行修復,至1949年僅恢復了柳州至金城江161公里路段。新中國成立后,黔桂鐵路沿線地區(qū)先后獲得解放。1950年1月柳州鐵路分局成立,廣大鐵路員工緊密配合中國人民解放軍指戰(zhàn)員,迅速醫(yī)治戰(zhàn)爭的創(chuàng)傷。經過半年時間的搶修,1950年6月黔桂鐵路柳州——金城江段恢復通車。聯(lián)結湘桂——黔桂兩路咽喉的柳江大橋,抗日時期被毀,國民黨政府花了5年時間都未修復,新中國成立后,僅用半年左右的時間,于1950年8月也修復通車。至此,管區(qū)內癱瘓的鐵路獲得了新生,并在簡陋設備的基礎上,轉入新型人民鐵路的建設。

        延伸閱讀

        黔桂鐵路作為中國西南地區(qū)的第一條準軌鐵路,在抗戰(zhàn)時期因戰(zhàn)時需要應運而生,目的是適應抗日軍事運勢、開辟出海通道以爭取外援,并鞏固以重慶為中心的大后方,改善西南地區(qū)落后的交通狀況。

        黔桂鐵路從廣西柳州至貴州貴陽,于1939年7月開始修建。修建期間,由于戰(zhàn)火的破壞,筑路中的貪污腐敗,導致黔桂鐵路工程時斷時續(xù)。1940年年末,柳州至金城江建成。1944年,日軍進攻廣西,時局緊張,全線不得不停工,并且因日軍的入侵而受到嚴重損毀。直到抗戰(zhàn)結束,才對其進行修復。

        黔桂鐵路是西南地區(qū)鋪設的第一條準軌鐵路,也是西南地區(qū)的第一條省級鐵路,其在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開始修建,隨后直到抗戰(zhàn)勝利也未能全部完成,但其經歷過抗日戰(zhàn)爭的磨難,以及筑路的艱辛與困難,見證了中國災難的歷程。

        除了資源,貴州艱險的地理環(huán)境和四川云南一樣,在軍事戰(zhàn)略中都是處于易守難攻的重要位置?!捌咂摺笔伦円院?當日本侵略者大舉進攻中國領土時,以重慶為中心,包括貴州在內的西南地區(qū)成為抗日的戰(zhàn)略大后方,成為抵抗日本侵略者的軍隊集結、軍事培訓、物資供應、接受國際援助的重要基地。

        戰(zhàn)爭總是無情的,隨著戰(zhàn)爭而來的總是毀滅和鮮血,各種物資、設施以及人的生命被無情剝奪,隨著日軍的入侵,剛剛修好通車的黔桂鐵路也難逃被毀壞的厄運,盡管這條鐵路建立在無數人的血汗和生命之上,盡管它才通車一個月。

        1944年3月,日軍沿黔桂鐵路、公路向麻尾、獨山、都勻一線直撲而來,企圖包抄中國的大后方,消滅中國最后的外援通道。在敵強我弱的局勢下,面臨險惡的國民黨軍隊為了阻止日軍的進犯,全然采勸焦土抗戰(zhàn)”策略,停留在獨山火車站的十余輛輜重車燒得一點不剩,由交通部輾轉運到獨山的慈禧太后在宮內鐵路乘坐的一輛豪華車廂也被付之一炬。據記載,當時炸毀車站39個、橋梁32座、隧道5座、機車100多臺、客貨車輛2368輛。

        1944年11月,氣焰囂張的日軍進攻貴州,企圖徹底破壞黔桂鐵路之橋梁、隧道、車輛及一切行車設施,以消除其長久占領廣西之威脅。日軍爆炸、銷毀在獨山終點車站及沿途的大批堆積物資和堆放于附近各山洞中之大量武器、裝備,妄想摧毀中國抗日后方基地,威逼重慶,打擊動搖我國的抗戰(zhàn)決心。

        因日軍兩個師團的兵力有限,深入太遠,后勤補給困難,如遭到中國軍隊的反擊,很容易陷入困境。同時美軍已于10月17日在菲律賓中部的萊特島登陸,日軍無力抗阻,正在節(jié)節(jié)敗退。當年12月初日軍開始從貴州獨山撤退,以4個工兵中隊,對獨山實行了“火?;?、“地獄化”的破壞,采用分片放火爆破,以燒毀炸壞所有的儲存物資和車輛、車站及鐵路、公路、橋梁。黔桂鐵路又在日寇手中慘遭毀壞。

        新中國成立之后,國家對黔桂鐵路進行重建。1950年10月,國家拆除黔桂鐵路金城江至都勻清泰坡300公里的鋼軌用于湘桂鐵路建設,于1951年1月拆完。

        1955年,國家對黔桂鐵路進行修復,同時動工修建都勻至貴陽段。1958年底,都勻至貴陽間完成鋪軌任務,10月9日客貨混合列車通到貴定,11月24日貨物列車全線試運行。1959年1月7日,黔桂鐵路全線通車,其典禮在貴陽舉行,并正式交付運營。2月7日,貴陽至都勻普客混合列車501/2次開行。

        2004年12月,黔桂鐵路擴能改造工程開始動工興建。2009年1月10日,黔桂新線竣工投入運營,線路全長由607公里縮短至489公里,設計速度為120——160km/h,線路等級由國鐵Ⅱ級鐵路提升為國鐵I級單線電氣化鐵路,預留復線,柳州至貴陽可在5小時內到達,比原先節(jié)省9小時。至此,黔桂鐵路新線全線通車,而歷經半個世紀風雨滄桑的原黔桂鐵路也悄然退役。(來源:貴州日報)

        本文來源:金黔在線-貴州日報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熱線:010-64708566 法律顧問: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
ICP經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03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