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路橋資訊 > 正文
交通+能源:為西藏經濟社會發(fā)展插上騰飛“雙翼”
2015-08-18 
        

        新華網拉薩8月18日電(記者王軍、魏圣曜)從拉薩市區(qū)沿著拉薩河一路向上,行駛幾十公里就能看見有著“西藏三峽”之稱的旁多水利樞紐工程。這座投資45.69億元、在拉薩河上游建設的第一座大型水電站,有效緩解了西藏的缺電之苦。

        旁多水利樞紐工程只是國家重點扶持西藏發(fā)展建設的縮影。近年來,在中央和各省市的大力支援下,青藏鐵路、青藏聯(lián)網、藏木電站等一批重點基礎設施項目相繼建成使用。如今的雪域高原交通更加便利、電力供應充足,為經濟社會發(fā)展插上了騰飛的“雙翼”。

        交通運輸部副部長翁孟勇此前在拉薩表示,隨著青藏鐵路的全線通車和貢嘎、米林等一批民用機場的投入運行,一個由鐵路、公路、航空等多種運輸方式組成的現(xiàn)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正以嶄新的面貌呈現(xiàn)在青藏高原上。

        目前,西藏公路通車里程超過7萬公里,以“三縱、兩橫、六個通道”為主骨架,基本輻射藏中、東、西三個經濟區(qū)的公路網已經形成;青藏鐵路的延伸線拉薩至日喀則鐵路于2014年8月通車后至今已發(fā)送旅客60萬人次,航空運輸網絡日益完善、進出藏航班每周增至300多班……“進藏難”已成為歷史,“出行難”也得以緩解,“天上西藏”已不再遙遠。

        交通快速發(fā)展不僅使農牧民告別沿襲了幾千年人背畜馱的原始運輸方式,也為偏遠地區(qū)的民眾架起了致富的“金橋”?,F(xiàn)在,公路和鐵路沿線的農牧民們開始興辦運輸公司、家庭旅館等,不少人走上了致富路。

        西藏電力供應以水電為主。往年,每到冬春季枯水期,西藏各地都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拉閘限電現(xiàn)象。為了“讓電于民”,只能對企業(yè)、商戶進行停電、限電,一些企業(yè)不得不進入長達半年的“冬歇期”。

        為解決西藏長期以來的缺電問題,2010年7月,青藏交直流聯(lián)網工程開工建設。2011年底,青藏聯(lián)網工程投入運行,結束了西藏電網長期孤網運行的歷史,為從根本上解決西藏城鄉(xiāng)居民生活和工農業(yè)生產用電問題打下基矗

        數(shù)據顯示,工程投產以來,青藏交直流聯(lián)網工程向西藏地區(qū)累計送電近27億千瓦時。對比數(shù)年來用電變化,位于拉薩市西郊的西藏高爭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董智升感觸良多。

        “過去,由于缺電,我們公司每年都要停產五六個月,嚴重影響了效益?!倍巧f,“今年電力供應有保障,企業(yè)效益越來越好,我們準備再擴建生產線?!?br />
        除了青藏聯(lián)網工程,總投資達45.69億元的旁多水利樞紐工程也于去年全部投產發(fā)電。年均5.99億千瓦時的發(fā)電量將使拉薩供用電緊張的局面得到根本緩解。此外,雅魯藏布江上的第一座電站藏木水電站的投產,正式開啟西藏大水電時代。

        華能西藏發(fā)電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啟湘說,藏木電站兩臺機組滿負荷運行可增加供電能力17萬千瓦,再加上外調電源,完全能夠彌補西藏冬季的電力缺口。

        一批重大交通、能源項目的交付使用,有力助推了西藏經濟社會跨越式發(fā)展。2014年,西藏全區(qū)GDP達920億元,同比增長12%,連續(xù)21年保持兩位數(shù)增長。西藏經濟逐步由“輸血”型向“造血”型轉化,經濟增長實現(xiàn)了速度、效益同步提升;2014年,西藏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2026元、增長8%;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7471元、增長14%,連續(xù)12年保持兩位數(shù)增長。

        (原標題:交通+能源:為西藏經濟社會發(fā)展插上騰飛“雙翼”)

        本文來源:新華網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熱線:010-64708566 法律顧問: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
ICP經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03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