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高速多計9億成本這筆糊涂賬不能一筆勾銷
2015-08-03
超聲波
賬是一筆筆審的,每筆賬都應該有下文,負有責任的人應該受到查處
廣東高速公路再次證明是一本糊涂賬。
一個多月前,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公布統(tǒng)計公報,收費公路運營支出先報106億元,又更正為72.9億元。近日,廣東省審計廳又報告,廣東高速被追出超過12億元漏洞,其中9億多元為多計工程成本。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新鮮事層出不窮,“迭代”極快。廣東高速營運支出為何錯出30多億元,沒個讓人明白的說法,都快讓人忘記了。現(xiàn)在又審計出12億元漏洞,新賬舊賬,就再度掛起鉤來。怪事多到網(wǎng)絡時代的迭代速度都救不了,廣東高速也是讓人醉了。
上回出錯,算是自我發(fā)現(xiàn)和糾正吧,但既然隨便就可以錯出幾十個億來,廣東高速后來發(fā)布的數(shù)字是不是就準了,誰又有信心呢?這回不是自我糾正,而是審計部門追出來的,但又是“抽查”,而不是全部審計,那么12億的漏洞,9個億的成本虛報,還難說是全數(shù),廣東高速的實賬在哪里,問號還沒有拉直。
最近,高速公路要長期收費,全國性決策如箭在弦,仿佛勢所必發(fā)。廣東高速的糊涂賬,無疑為人們的質疑提供了新的炮彈。
或許,廣東高速是個例,其他地方的高速賬目就沒有問題。但愿吧,但也僅僅是但愿,就連廣東,在糊涂賬沒有發(fā)現(xiàn)之前,不也是振振有辭。我們怎么知道其他地方的振振有辭,就是明白賬?即使糊涂賬不是所有地方都一樣,而只是一些地方才有,也足夠影響全國高速公路賬目的可信度。
這里主要不談高速收費要不要取消期限、搞成“長效機制”的問題,只是就廣東高速糊涂賬,順帶說說因為賬目不實,據(jù)此決定要長期收費缺乏依據(jù)。這里主要想談的,是廣東高速的糊涂賬,是否要有人承擔責任。廣東高速多報9億多元建設成本,還有合同未經招標、招標不規(guī)范、違規(guī)小金庫、征地補償不到位等問題。
賬是一筆筆審的,每筆賬由誰負責,也是可以直接到人的。那么每筆賬都應該有下文,負有責任的人應該受到查處。所謂整改,不應是單位改正了就好,而首先是整頓到人,然后才是改正到單位。讓責任人跑掉,那就是“下不為例”,因為虛報成本、合同不招標、招標不規(guī)范、設立小金庫、征地補償不到位,等等,都是屢加嚴禁,已成常識。而實際上又屢禁不止,成為較為普遍的現(xiàn)象,無非以“下不為例”為整改措施,結果相互援引為例、各不追究罷了?,F(xiàn)在講作風、講規(guī)矩,多以十八大為限,十八大后不收手的,要從重處理。廣東高速的糊涂賬,應以“從重”待之吧。
近時電梯吃人,整改包括全國逐臺檢查電梯。再如火災、塌樓、礦難、重大公共交通事故等,也會進行全國排查。雖然排查得怎樣,或可存疑,但畢竟是排查了的。像廣東高速糊涂賬,大概因為未涉及人命,就不太有全國排查。我想,高速公路取消收費期限,正成全國熱點,為取信于民計,是否要進行一次全國排查呢?
時事評論員劉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