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第八屆盾構隧道技術交流會
2015-07-15
盾構法是在地面下暗挖隧道的一種施工方法。當代城市建筑、公用設施和各種交通日益繁雜,市區(qū)明挖隧道施工,對城市生活的干擾問題日趨嚴重,特別在市區(qū)中心遇到隧道埋深較大,地質(zhì)復雜的情況,若用明挖法建造隧道則很難實現(xiàn)。在這種條件下采用盾構法對城市地下鐵道、上下水道、電力通訊、市政公用設施等各種隧道建設具有明顯優(yōu)點。此外,在建造穿越水域、沼澤地和山地的公路和鐵路隧道或水工隧道中,盾構法也往往因它在特定條件下的經(jīng)濟合理性及技術方面的優(yōu)勢而得到采用。
構成盾構法施工的主要內(nèi)容是:先在隧道某段的一端建造豎井或基坑,以供盾構安裝就位。盾構從豎井或基坑的墻壁開孔處出發(fā),在地層中沿著設計軸線,向另一豎井或基坑的設計孔洞推進。盾構推進中所受到的地層阻力,通過盾構千斤頂傳至盾構尾部已拼裝的預制隧道襯砌結(jié)構,再傳到豎井或基坑的后靠壁上,盾構是這種施工方法中最主要的獨特的施工機具。
它是一個能支承地層壓力而又能在地層中推進的圓形或矩形或馬蹄形等特殊形狀的鋼筒結(jié)構,在鋼筒的前面設置各種類型的支撐和開挖土體的裝置,在鋼筒中段周圈內(nèi)面安裝頂進所需的千斤頂,鋼筒尾部是具有一定空間的殼體,在盾尾內(nèi)可以拼裝一至二環(huán)預制的隧道襯砌環(huán)。盾構每推進一環(huán)距離,就在盾尾支護下拼裝一環(huán)襯砌,并及時向緊靠盾尾后面的開挖坑道周邊與襯砌環(huán)外周之間的空隙中壓注足夠的漿體,以防止隧道及地面下沉。在盾構推進過程中不斷從開挖面排出適量的土方。
使用盾構法,往往需要根據(jù)穿越土層的工程地質(zhì)水文地質(zhì)特點輔以其他施工技術措施。主要有:
1.疏干掘進土層中地下水的措施;
2.穩(wěn)定地層、防止隧道及地面沉陷的土壤加固措施;
3.隧道襯砌的防水堵漏技術;
4.配合施工的監(jiān)測技術;
5.氣壓施工中的勞動防護措施;
6.開挖土方的運輸及處理方法等。
中日盾構隧道技術交流會由中國工程院王夢恕院士和日本小泉淳教授倡議,北京交通大學、同濟大學、西南交通大學、河海大學與早稻田大學等單位從事盾構隧道的學者與技術工作者共同發(fā)起,并得到了中日兩國相關學會支持和眾多盾構隧道技術工作者的響應。
中日盾構隧道技術交流會至今已分別在北京(2003年9月15—18日)、上海(2004年6月5—7日)、東京(2005年8月29—31日)、廣州(2007年9月19—22日)、成都(2009年9月16—19日)、新瀉(2011年8月3—5日)、西安(2013年9月20—22日)成功召開了七屆。
歷屆交流會中日代表都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交流,為推動兩國盾構隧道學術研究與工程技術的共同進步起到了積極的促進和推動作用,交流會已經(jīng)成為中日兩國盾構隧道工作者的交流盛會。
按第七屆交流會的約定,并經(jīng)中日雙方商討,第八屆中日盾構技術交流會將在南京召開。本次交流會繼續(xù)以城市地鐵盾構隧道、大型越江海盾構隧道等的建設和運營為主題開展,將就中日兩國在盾構隧道領域的最新進展開展學術交流和技術討論。
會議主題:
越江海盾構隧道技術
城市盾構隧道最新進展
公路盾構隧道技術新進展
鐵路盾構隧道技術新進展
盾構隧道建造與運營技術和理論方法
盾構隧道建設對環(huán)境的影響與控制
盾構隧道防災與減災
盾構隧道耐久性
盾構隧道防水技術與材料
盾構設備選型
盾構隧道重大工程實踐與實錄
主辦單位:
河海大學
南京地鐵集團有限公司
早稻田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蘇交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會議地點:
中國江蘇省南京市河海大學
地址:中國江蘇省南京市西康路1號
會議時間:2015年9月9-12日
會議語言:
漢語、日語、英語(提供中日文翻譯,英文翻譯)
信息來源:http://www.huodongjia.com/event-135359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