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新江橋重建全面啟動 方案基本確立
2013-01-15 來源:中國橋梁網
據獲悉,今年寧波擬全面啟動包括新江橋在內的一批跨江通道建設。
新江橋曾在三江口駐留了145年;而從2007年底老橋被拆除算起,新江橋在寧波人視線中,已經消失了5年多。
從有關方面獲得的最新消息是,新江橋重建方案已經基本確定,線路走向仍循原橋。按照中心城區(qū)“斷頭路”三年打通計劃明確的時間表,新建的新江橋應在2014年建成。
鴉片戰(zhàn)爭之后,寧波被辟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侵略者紛至。其中率先進甬、在江北岸設立領事館的英帝國的一名商人臺弗遜,于1862年,擅自在姚江上建起一座由十八艘木船連排、上鋪木板的浮橋。浮橋原在舊城墻鹽倉門外關帝殿道頭(即今天解放橋位置),次年遷移到江北岸桃花渡和寧波舊城墻東渡門之間。
在此之前,寧波僅有一座跨江橋梁,即靈橋(東津浮橋),而姚江兩岸居民來往只能依靠擺渡。由于靈橋被稱為江橋,因而新橋建成后,靈橋被稱為老江橋,而新建浮橋被稱為新江橋。
新江橋建成后,有英國巡捕在橋上把守,過橋者每人都要被收取四文的買路錢。1877年,由甬人嚴文周提議,用洋藥局的積余金向英國領事館贖回了新江橋。從此,寧波人過新江橋才不必付費。
在1935年和1946年,寧波曾經兩次試圖將新江橋浮橋改建為固定橋梁,但均未獲得成功。直至1969年4月,定名為“反帝橋”的建橋計劃重新獲批,并于1969年8月13日動工,1970年9月建成通車。
這次建成后的新江橋,為三孔鋼筋混凝土雙曲拱橋,長163米,加上引橋全長304米,寬19.5米,中孔跨徑37米,邊孔跨徑33米。
但受當時建設條件制約,新江橋在設計、施工和橋位選址等方面存在“先天缺陷”。也正因如此,新江橋投用后,多次遭到船只撞擊,損毀嚴重。
1995年和1999年,新江橋兩次被檢測為“橋梁技術狀況呈逐年惡化”。2006年5月,經上海同濟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站檢測,新江橋處于E級危險狀態(tài),隨時可能坍塌。鑒于此,2006年9月11日晚9時,新江橋被緊急封橋,只允許行人和非機動車通行。
新橋設計方案已經基本確定
在廣泛聽取各部門和社會各界的意見建議后,2006年10月30日,市政府就新江橋作出“修便橋、拆老橋、建新橋”的決定。之后的11月9日,全鋼結構的新江橋便橋打下第一根樁。
經過83天的日夜趕工,在2007年1月31日下午交通晚高峰前,新江橋便橋終告建成通車。而新江橋老橋的拆除工作,于2007年12月9日開始,至2008年1月4日完成。
屈指算來,至本月底,臨時性的新江橋便橋服役時間就將滿6年,這相較其5年的設計使用年限,已經超期服役近一年。雖然經專家檢測,便橋并不影響使用,但這6年間,新江橋何時重建的問題仍然備受各界關注。
2011年8月,在三江口核心區(qū)改造提升規(guī)劃方案中,規(guī)劃部門曾提出,是否可以將新江橋移位到影都的西側進行重建?不過據昨天獲知,新江橋的橋位基本上還是會設在原址。目前,新橋設計方案已經基本確定,其距離開工的時間,應該不會太遠了。
今年還將力爭年內開建三門灣跨海大橋及連接線,加快包括月湖西區(qū)在內的一批歷史街區(qū)的保護規(guī)劃方案研究。
據悉,除新江橋外,今年還擬啟動澄浪橋建設。按照《加快構筑現代都市行動綱要(2011-2015)》所示,跨奉化江的澄浪橋連通江東、海曙兩區(qū),西起澄浪堰路、東接桃源街;與之相配套,江東段將建一條西起中興東支路、東至滄海路的連接線。
據悉,除了力爭年內開建三門灣跨海大橋及連接線,今年還將加快建設南、北環(huán)高架,以及機場快速干道永達路連接線、機場路快速干道與杭甬高速互通立交等城市交通工程;提升甬臨線、甬梁線、長邱線等干線公路,完善對外及區(qū)域交通體系。今年也是中心城區(qū)“斷頭路”三年打通計劃的最后一年,年內要打通16條“斷頭路”。
在歷史街區(qū)保護更新方面,今年將加快多個歷史文化街區(qū)的保護規(guī)劃方案研究,其中除月湖西區(qū)歷史街區(qū)外,還包括伏跗室永壽街歷史街區(qū)、南塘河歷史街區(qū)等。而在城市新區(qū)建設方面,鐵路寧波站(南站)綜合客運樞紐今年要基本建成,鄞奉路濱江商務居住區(qū)、江南都市商務區(qū)、甬江南岸區(qū)塊等主要居住型地塊將爭取早日開工。
在城市景觀環(huán)境改善方面,今年除將加快“三江六岸”景觀提升工程建設外,還擬全面實施東部新城生態(tài)走廊、北侖森林植物園、寧波植物園等城市特色景觀綠化工程;繼續(xù)加大背街小巷綜合整治的力度,推進“十城萬盞”LED應用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