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路橋資訊 > 正文
“超載”說難以承受塌橋疑慮之重
2012-09-24 來源:西寧晚報
 西寧晚報 經過近一個月的等待,就在人們擔心出現“斷頭新聞”的時候,哈爾濱市于19日下午召開新聞發(fā)布會,通報塌橋事故調查結果,事故的直接原因被定為“超載”。

  “超載”說一出,輿論一片嘩然,網友們表示質疑的聲音更是此起彼伏。不說惹人疑,說了還是很多人不信,這樣的困境值得深思。

  “超載”并非不能成為事故原因,此前因為“嚴重超載”而造成的塌橋事故也不少,沒有必要一聽到“超載”二字就直搖頭。值得較真的問題是,“超載”說何以在事實和邏輯上成立?除了“超載”這個直接原因,還有沒有其他原因,除了“車之過”,還有沒有“橋之病”?

  從發(fā)布會公布的信息來看,“超載”說還難以讓人信服。調查組認定,幾輛“超載”貨車同時集中靠右行駛,造成鋼混疊合梁一側偏載受力嚴重超載荷,從而導致傾覆。這樣的結論,有哪些現場證據、具體數據、檢測結果支持?“超載”和“傾覆”的因果關系到底是如何成立的?幾車同時右行的“力學巧合”就必然會導致坍塌嗎?這些問題盡管專業(yè),但必須予以詳細解答解釋,接受公眾和專家的拷問。否則,只有結論而無論證,說服力自然不夠。

  公眾對塌橋事故的最大關注點,在于工程質量問題。雖然這次發(fā)布會也說明,受檢的蓋梁芯樣混凝土強度和蓋梁主筋直徑、屈服強度等“符合要求”,但這些都是針對單項的結論,并不能支撐起“質量合格”的結論。除此之外,即便混凝土、鋼筋等沒問題,也并不能忽略設計、施工、監(jiān)理等方面可能存在的問題,這也是影響工程質量的重要因素。比如,此前有專家表示,如果坍塌的那段橋梁下面的橋墩是雙支柱、單支柱加蓋梁,或者是榔頭狀支柱,其抗傾覆能力都會更好。出現這樣的“設計瑕疵”如何解釋?對類似問題,有沒有進行過調查?結果又是怎樣?

  黑龍江省有關方面曾承諾“從橋梁設計、施工、材料、監(jiān)理、驗收,以及車輛運營等各個環(huán)節(jié),對事故原因進行科學研判”,但從這場發(fā)布會來看,信息至少沒有全方位公開,官方的側重點在“車”,而民間的注意力在“橋”,這樣的錯位,引起了疑慮繼續(xù)發(fā)酵。提醒有關方面還需進一步回應社會關切,把人們心中的諸多問號真正解開。這不僅是為了政府的公信力,更是為了亡羊補牢,消除大橋存在的一切隱患,還人們一個安全的通道。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熱線:010-64708566 法律顧問: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
ICP經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03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