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圖片故事 >

城市系列-蘇州古橋
2011-05-27 來源:

查看原圖
中國是橋的故鄉(xiāng),自古就有“橋的國度”之稱,發(fā)展于隋,興盛于宋。遍布在神州大地的橋、編織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wǎng)絡,連接著祖國的四面八方。我國古代橋梁的建筑藝術(shù),有不少是世界橋梁史上的創(chuàng)舉,充分顯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非凡智慧。

    蘇州是著名的水城,有東方威尼斯之稱。城內(nèi)河道縱橫,橋梁眾多。唐代詩人杜荀鶴云:“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古宮閑地少,水港小橋多。”就是描述蘇州古城水多橋多的景象。

    富觀橋是同里最富有神話色彩的古橋,建于元至正十三年。在此橋的龍門石上,有一幅惟妙惟肖的“桃花浪里魚化龍”的石雕。傳說這條鯉魚在三月桃花水發(fā)的時候,乘風破浪奮力跳躍,想跳過龍門脫去凡胎而進入仙界,可就在它奮力躍出水面的時候,橋上走來一為如花似玉的姑娘,鯉魚凡心一動,結(jié)果已跳過龍門的頭部變成了龍頭,而龍門外的半身仍舊保留了魚身。

    上津橋位于蘇州閶門外楓橋路東首,跨閶門古運河,橋的修建年代無考,清代中期地方典籍偶有提及,但均不言其歷史沿革。僅見橋身西南側(cè)金剛墻上刻有“丙寅年河道會重建”,“上津橋口北口公埠”等字。以此推測,橋可能重修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1984年又修。此橋為單孔拱橋,花崗石砌筑,南北走向,全長42.45米,凈跨12.2米,矢高5.9米,中寬3.7米,七排拱券石并列。橋額書“上津橋”三字。橋欄磚砌,條石壓頂。兩坡鋪設條石踏步,南29級,北3l級。從閶門外廣濟橋上西望,上津橋和沿河民居組成富有水鄉(xiāng)情趣的特有景色。現(xiàn)為市文物保護單位。

    如春秋時的臨頓橋、烏鵲橋、斟酌橋;漢代的顧家橋;三國時的渡僧橋;南朝的懸橋和天后宮橋。唐代,蘇州的橋梁鱗次櫛比,遍步大街小巷,白居易有:“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之句。宋代,據(jù)當時的《平江圖》著錄,有橋梁359座。明清兩代,由于部分河道填塞,橋梁有所減少。據(jù)《蘇州府志》載,明代有橋梁300座。清代311座。直到民國時期仍有349座(《吳縣志》)?,F(xiàn)在,隨著城市建設地不斷發(fā)展,蘇城內(nèi)外共有橋梁近千座,其中古城內(nèi)現(xiàn)存古橋168座。可以說蘇州是我國乃至世界上橋梁最多的城市。

    蘇州橋梁的建造,上溯春秋,下及明清。雖然歷史與時間在她靜靜的流水中悄悄地流逝,但古橋文化卻越來越沉淀越來越凝重。

    是她讓我們明白,即使是最繁華的都市,也總有那么一角的寂靜與安詳。與時間共在,與古文化共在.......

    
相關(guān)圖集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熱線:010-64708566 法律顧問: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
ICP經(jīng)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03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