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圖片故事 >

我國四大古橋之趙州橋 開篇語
2011-05-16 來源:中國橋梁網(wǎng)

查看原圖
開篇語: 

    古城趙縣,古稱趙州,這里物華天寶,人杰地靈。

    在趙縣充滿神韻和靈性的土地上,獨具特色、彌足珍貴的歷史文化遺跡觸目可及。而每當提起趙縣,第一個跳入人們腦海中的,還是要數(shù)“天下第一橋”———趙州橋了。


    趙州橋是古代石拱橋的杰出代表。該橋在隋大業(yè)初年(公元605年左 右)為李春所創(chuàng)建,是一座空腹式的圓弧形石拱橋,凈跨37m, 寬9m,拱失高度7.23m,在拱圈兩肩各設有二個跨度不等的腹 拱,這樣既能減輕橋身自重,節(jié)省材料,又便于排洪、增加美 觀,趙州橋的設計構思和工藝的精巧,不僅在我國古橋是首屈一指,據(jù)世界橋梁的考證,像這樣的敞肩拱橋,歐洲到19世紀中葉才出現(xiàn),比我國晚了一千二百多年,趙州橋的雕 刻藝術,包括欄板、望柱和鎖口石等,其上獅象龍獸形態(tài)逼 真,琢工的精致秀麗,不愧為文物寶庫中的藝術珍品,我國 石拱橋的建造技術在明朝時曾流傳到日本等國,促進了與世界各國人民的文化交流并增進了友誼。

    1979年5月,由中國科學院自然史組等四個單位組成聯(lián)合調(diào)查組,對趙州橋的橋基進行了調(diào)查,自重為2800噸的趙州橋,而它的根基只是有五層石條砌成高1.55米的橋臺,直接建在自然砂石上。

    這么淺的橋基簡直令人難以置信,梁思成先生1933年考察時還認為這只是防水流沖刷而用的金剛墻,而不是承納橋券全部荷載的基礎。他在報告中寫道: “為要實測券基,我們在北面券腳下發(fā)掘,但在現(xiàn)在河床下約70-80厘米,即發(fā)現(xiàn)承在券  李春像下平置的石壁。石共五層,共高1.58米,每層較上—層稍出臺,下面并無堅實的基礎,分明只是防水流沖刷而用的金剛墻,而非承納橋券全部荷載的基礎。因再下30-40厘米便即見水,所以除非大規(guī)模的發(fā)掘,實無法進達我們據(jù)學理推測的大座橋基的位置。”

    古橋的傳說及仙跡的來歷,被民間藝人口口相傳,流傳甚廣,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那首膾炙人口的民歌《小放?!?mdash;——

    趙州橋是什么人修?

    玉石欄桿什么人留?

    什么人騎驢橋上過?

    什么人推車軋了一道溝……

    趙州橋是魯班爺修。

    玉石欄桿圣人留。

    張果老騎驢橋上過。

    柴王爺推車軋了一道溝……


    趙州橋,見證了時間,承載了歷史。相信她的路還有很長很長……

    
相關圖集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熱線:010-64708566 法律顧問: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
ICP經(jīng)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03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