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圖片故事 >

飛渡天梯——四川橋梁系列之古索橋
2011-04-02 來源:中國橋梁網

查看原圖
索橋,也稱吊橋、繩橋、懸索橋等,是用竹索或藤索、鐵索等為骨干相拼懸吊起的大橋。古書上稱為絙橋、笮橋、繩橋。多建于水流急不易做橋墩的陡岸險谷,主要見于西南地區(qū)。過索橋感覺非常驚險,正如古人形容過索橋的那樣:“人懸半空,度彼決壑,頃刻不戒,隕無底谷。”

    索橋原始于“笮”,實為古羌人笮部落的發(fā)明。最早用一根或兩根竹索,渡河時將半圓形溜筒子反扣在竹索上,下吊一個竹篼,人坐其中,便順著竹索懸空溜過河去,故又叫溜橋。著名的都江堰安瀾橋(珠浦橋)是我國竹索橋的杰出代表。還有茂縣聯(lián)合橋,汶川威州橋過去皆是大型竹索橋中佼佼者。而龍門山麓,邛崍山麓,盆周山區(qū)溝河的湍流上,歷史上布滿了這種最具四川特色的古橋。

    索橋中還有鐵索橋。最著名就是瀘定縣的瀘定橋,橋身由13根鐵索鏈組成,上鋪木板,建于清康熙44年。凈跨達100米、寬3米,工程歷時5年。盡顯了我國古代高超的橋梁工程技藝。1935年紅軍在此飛渡,它從此名聞遐邇。藤編織的索橋也稱索橋。

    有專家考證,中國最早及現存最早的索橋都在成都。最早者是秦李冰任蜀守時(公元前251年)建于城南的笮橋。現存最早者當然只有都江堰二王廟前橫跨岷江的安瀾橋。安瀾橋古名“珠浦橋”。宋代以前就有了,歷時千多年,雖不斷維修,但全承古制。橋長340米,寬3米,8孔。橋索用細竹篾編成5寸竹索24根,上鋪木板,布置精巧,匠心獨具,不愧為我國古橋中的奇葩。
(文字摘自《四川日報》文章   文/圖由中國橋梁網搜集整理)
相關圖集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熱線:010-64708566 法律顧問: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
ICP經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0311號